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和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纵深开展,努力营造“三农”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从即日起,张家川政府网、张家川手机报特开辟“春访三农”栏目,对我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今年强农惠农方面采取的思路和措施,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报道,挖掘经验、树立先进,全面展示我县近年来“三农”工作中取得的实效。
张家川今年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万亩

2月28日下午,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乡与龙山镇交界处的“下李—疙瘩川”5000亩县级全膜玉米示范点的第一垄地膜成功铺埋,标志着张家川今春推广12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正式拉开序幕。
记者日前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了解到,今年,张家川县计划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万亩。“按照一亩地需要6公斤地膜算,12万亩全膜玉米需用的720吨地膜已经基本到位,能够满足春耕玉米用膜需求。”张家川农技站一位负责人介绍到。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作为张家川县委、县政府促进旱作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基础的重大战略部署被列入到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中之重,张家川县今年将围绕“三区三园五带”建设,按照集中连片办大点的要求,着力打造5个5000亩县级全膜玉米示范点。

(调试铺膜机器)
在“下李—疙瘩川”这个名字比较拗口的示范点,到处可见农民整地施肥的忙碌身影。田畴沃野间,一片片闪亮的地膜整齐地覆盖着田地,作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与机械化相结合的产物,一米米垄沟向前延伸铺出了农民增收的希望。为了保证12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顺利推广,张家川县今年起用了铺膜机,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不仅数量要保证,质量也要保证。”为了“监督”今年第一垄全膜玉米的种植,连柯村书记李继革从头至尾一直蹲守在田埂上。“顶凌覆膜在气温还不高的时段覆膜,土壤没有完全解冻,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具有良好的保墒、提墒、增温效果,可保证春播作物出苗和前期生长所需水分,但是如果质量不能保证,那不等于零了吗?”李继革对顶凌覆膜认识十分透彻。不仅村书记关心质量,连柯村的村民显然也对机器铺膜的质量表示担心,机器前面走,人在后面跟,直到看见一百多米垄沟形成,村民张大爷才露出了笑容:“省时省力效果也好,不错!”

(铺地膜前先撒好化肥)
大阳乡闫庄村也位于“下李—疙瘩川”5000亩县级全膜玉米示范点。村书记闫绪祥这几天一直和乡党委书记、乡长在一起勘察地形,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精准的界定示范点范围,了解有关惠农政策。“种全膜玉米,数量要有保证,质量要有保证,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要有保证。”这就是闫绪祥对今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认识。28日这天,闫庄村里的大喇叭传出了这样的声音:“政府考虑到全膜玉米比半膜玉米覆盖地膜用量大,所以今年种全膜玉米,各级补助3公斤,请各位尽快填表领取补助的地膜。”

(人工铺膜和机器铺膜效果对比明显,左边为人工铺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