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视野长见识 学以致用促发展
——张家川县组织宗教界人士赴贵州、云南学习考察

考察团在云南曼丢古寨傣族村前合影留念
为进一步激发宗教界人士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民族经济、开展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全县宗教界人士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9月19日至10月1日,张家川县“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宗教界人士赴贵州、云南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学习考察,考察团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马玉凤担任团长,县人大副主任马毅峰、县政协副主席马中华担任副团长,由40名宗教界人士组成。
考察团一行先后游览参观了贵阳、大理、丽江、昆明、西双版纳、沙甸等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及部分宗教场所,沿途除了欣赏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外,也亲身感受了规划到位、布局合理的城市与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的宗教场所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考察学习了回族、纳西族、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及发展旅游事业的新理念、新模式。

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大理市南五理桥村新农村建设、沙甸民族经济及沙甸清真大寺、纳家营清真寺。
南五里桥村的新农村建设,环境优美、规划科学、伊斯兰特色浓郁,充分体现了宗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南五里桥自然村位于大理古城之南,大凤公路西边,地理位置优越。该村以被列为2011年市级新农村示范村为契机,以“遵循经训,弘扬伊斯兰文化,建设幸福家园”为主题,以“建设新村八景、彰显八德新风”为核心,努力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环洱海党建长廊、民族团结示范村以及“十星级”文明户示范工程等项目相结合,累计整合区(镇)补助资金 100万元,部门项目资金236万元,村组及村民自筹3300万元,打造出了一个“人居环境优美、伊斯兰文化浓郁、特色产业发展、生活幸福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南五里桥村也非常重视教育,位于村内的大理穆斯林文化专科学校先后培养出了多名教学骨干和知名阿訇。
热情的南五里桥村马主任为考察团介绍新农村建设情况

大理市南五里桥村文化广场一角
在参观沙甸和纳家营时,考察团详细了解了其文化历史、宗教事务管理和当地民族经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展示民族文化的先进做法,深刻感受到了云南省在贯彻党的统战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升宗教事务管理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体系完善的宗教管理工作思路,有力推进了宗教事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就不可能有民族地区的大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就是最大的不稳定,这也极大地激发了考察团成员建设家乡、弘扬宗教优秀文化的热情。
考察团参观振兴集团云南沙甸铅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后,考察团在沙甸召开了总结会,马玉凤对此次考察做了全面总结。她说,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学习,看到了云贵民族地区的发展,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看到了差距,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尤其是这些地区大手笔规划城市建设、大力度招商引资、大力度开发民族宗教旅游产业使我们深受启迪,纳家营清真寺和沙甸清真寺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方面的经验,大理、沙甸发展民营经济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只有走出张家川,才能了解全中国的发展和巨大变化,才能领悟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才能达成共识,共谋张家川发展。大家要以此次学习考察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把本次学到的经验和感受向信教群众进行宣传,并把先进的发展理念、经验和做法运用到本教门本场所的管理和运营中,不断引导信教群众自觉遵守国家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为全县经济建设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加考察的宗教人士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成具体的行动,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办好宗教事务,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目标、推动张家川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