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农户规范使用沼气)
赵那村地处郭川乡西南部,辖赵那、王湾、雷家山、半山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25户,1221人。现有果园面积1973亩,2011年底,该村人均纯收入3338元,经济收入主要靠果园和劳务收入为主。

(查看访视手册)
近年来,赵那村把实施沼气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紧紧“围绕产业建沼气,建好沼气促产业”的工作思路,在抓好新建沼气的同时,狠抓沼气后续管理工作,目前,全村累计建成沼气池150座,建成沼气综合管理服务网点1处,聘用沼气管护员1名,沼气覆盖率达到66.7%,“三改”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了“猪—沼—果”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纽带,种、养、果相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

(家庭养殖)
赵那村通过推广使用沼气,方便了群众家庭做饭、照明,保持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洁。同时,把沼液作为畜牧养殖的饲料和林果、蔬菜产业的肥料,极大地促进了全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料)
加强宣传培训,充实管护队伍。充分利用广播、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了解沼气,建设沼气,安全使用沼气,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和沼气管护员管理使用技能。

加强上门服务,提高管护质量。管护员每季度集中时间,对沼气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回访。上门给农户送资料、讲要点、介绍好经验、好方法、更换零配件。同时,印制了管护员名片,做到随叫随到,切实提高管护水平和质量。
加强“三沼”利用,实现科学管理。积极引导群众加强对“三沼”的综合利用,带动沼气后续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