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县树立“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发展教育就是发展经济、提升教育就是提升形象”的理念,按照三年教育大发展的目标,我县教育驶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张家川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特别是今年高考中重点本科上线123人,普通本科上线215人,体育艺术本科上线19人,民族本科上线240人,上线率为29.9%,较2011年增长4.6个百分点。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张家川新闻中心将推出《教育·跨越》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探讨张家川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答案。
张家川教育队伍建设活力涌现
教育要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坚持重改革、提技能,激活力、强素质,教育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校长和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得到全面改观。
优化校长队伍,增强管理活力
从2007年开始,在全县推行了以校长聘任制、教师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07年公开选聘34名校长的基础上,以学区为单位,对全县各村小学校长也进行了公开竞聘,实现了12个乡镇的学区与中学分离。通过中小学分离,使初中、小学校长能够全力以赴抓学校管理。2010年又推出8个校长岗位进行了公开选聘,使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管理经验的教师走上了管理岗位,校长队伍不断得到优化。

(省、市骨干教师,省、市“园丁奖”获得者—张家川县张棉中学副校长韦双处给学生进行辅导)
合理流动教师,激发教学积极性
2008年秋季学期前,从基层具备幼师专业的教师中公开招聘14名教师组织成立了县第二幼儿园,极大地改善了城区幼儿接受教育的困难和问题。为了不断补充优秀师资,将县一中办成全县重点中学,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的办法,经过考试、考核、教学能力测试等,分两次补充了18名教师,对不合格的6名教师进行了调整。率先在一中、二中、原五中内部和城镇中小学实行了教师聘任制,优化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师合理流动,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胡川学区教师王文华正在上教改示范课)
整顿师德师风,提高育人者素质
2007年开始,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社会评学校”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和以校风、学风、教风、考风为主的“四风”整顿,08年暑假,以天水替考案为反面教材,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了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每年进行以针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主的行风评议活动等,有效解决了部分教师中存在的组织纪律观念差、消极怠工、校长管理能力低下、学校发展劲头不足等问题。

(张家川县第二幼儿园蒙氏班教学情况)
开展教师岗位培训,拓展教育教学技能
借助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希望工程项目,世行项目,崔永元基金项目、美德工程等, 5年来,先后有125人次校长远赴天津大港、江苏无锡进行考察学习,将近1000名校长及教师参加了各类省市培训,所有教师都参与了新课程培训和“国培计划”培训,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今年暑假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家川县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实施方案》得以出台和实施,首批60名基层一线教师已外出考察归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