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清水县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全县人民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狠抓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建设,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县创建活动,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了新的成效。

(青少年学生参观法制知识展览)
法治环境公平公正。清水县社会治安安全稳定,公安“110”报警服务网络健全完善,各社区建立警务室,实行值班制度,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咨询和调解纠纷。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和“禁毒人民战争”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络健全完善,各级政府普遍设有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机构,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保护孤、残儿童合法权益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形成网络机制。民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从县委中心组带头学法、县人大对拟任命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到中小学生带法回家,走进千家万户,使普法宣传教育更具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县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达95%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健全,城区4个社区均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县、乡设立法律服务热线电话“148”和法律援助中心。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扎实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不断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

人文环境健康向上。清水县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贯彻成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公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争先创优蔚然成风,全县上下形成了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普遍得到弘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建设美好幸福新清水。公民文明素质全面提高,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行为蔚然成风。“送温暖、献爱心”、“当公仆、办实事”、“志愿者行动”、“救助贫困母亲行动”、“扶残助残”、“扶贫帮困”等捐助活动吸引了各界群众踊跃参与,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层出不穷,社会人文环境风尚良好。城乡文化品位不断提升,结合重大节庆日,举办各种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常年开展,让广大群众获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熏陶,全县城乡各处洋溢着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

(社会治安宣传)
社会环境和谐安稳。清水县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安全保障,在县城主要路段和和重点部位安装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加强预防控制力度。规范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制度,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营造了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将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实绩纳入了干部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全县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讲文明、树新风、庆“八一”军民联欢会)
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清水县高度重视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着重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健全运行机制入手,保证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围绕重大节庆、重大活动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形成机制,文明社区创建整体推进,逐步形成社区教育形象化,社区服务网络化,社区文化常态化,社区管理规范化,涌现出城南社区、北城社区等先进社区。文明单位创建机制健全,各类文明单位不断深化创建内容,发挥示范作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呈现出你追我赶、互相学习、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涌现出国税、地税等一批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在城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倡导五个好的道德风尚,推动了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带动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村普遍树立道德新风尚,追求健康新生活,建立社会新秩序,建设文明新农村。

(清水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