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上半年,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乡镇按照县委十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县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托天水、联接平凉、融入关中、特色领先、乘势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围绕“五大目标定位”,坚持“举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谐县”的基本方略和“发展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党建保证一切”的基本理念,实施项目带动、科教兴县、赶超发展三大战略,做强草食畜牧业、矿产业、民族加工业、商贸旅游业四大产业,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工商经济发展、城镇综合开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强力推动张家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各自实际,倍加珍惜机遇,勇于破解难题,着力培育特色亮点,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本网现将推出《张家川县乡镇工作巡礼》系列,对各乡镇特色及亮点工作予以报道。
调优结构增收 培育产业富民
——张家川县乡镇工作巡礼(木河乡篇)

木河乡始终坚持“抓结构调整不动摇,抓农民增收不动摇,抓民生保障不动摇,抓和谐稳定不动摇”的基本方针,确定了“1224发展思路”即: 围绕一条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农村经济为主线);夯实两个基础(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两大优势(地处张龙交界的区位优势、纯回族的民族乡优势);发展四大产业(蔬菜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劳务输出、特色作物种植),全乡上半年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调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全县三区三园五带的总体规划及木河乡农业梯次结构布局,在高山村种植矮化核桃750亩,种植中药材(党参)450亩;在下庞村集中连片栽植酸苹果650亩;在店子村集中连片种植优质核桃300亩;在八卜村种植穴播小麦400亩;在秋木村集中种植陇薯号洋芋1000亩;完成全乡9200亩的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任务;在沿河新建塑料大棚462座,并打机电井6口,全面优化结构,形成了规模。

夯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共硬化小巷道6村35公里,硬化通村道路 3条11.3公里,新修农田道路113公里。为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

促增收,提高劳务技能
在庄河村举办了“伊香”牛肉拉面师培训班,新培训“伊香”牛肉拉面师82人,对骨干力量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帮其办理相关手续和证书,按照全县劳务输转“百、千、万”工程,抢抓在全省旅游景点建一百个“伊香”牛肉面馆的机遇,将在进一步规范提升已开办餐馆、宾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打造特有的劳务品牌。

扩规模,壮大畜牧产业
经多方争取资金和项目,新盘活养殖小区2个,养鸡1万只,养牛80头。新培育养殖大户20户以上,进一步带动全乡养殖业向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聚合力,狠抓党的建设
一是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村级活动场所改扩建,今年计划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3个,确保全乡13个村都有标准化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深入开展“三联三引三助”活动、先锋工程,五诺和破解难题活动,并不断创新载体,提升党建新活力。

构和谐,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
充分发挥宗教人士在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中的特殊作用,加大对宗教场所和教职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创新“三联三引三助”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坚持每季度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活动,坚持每季度对全民开展普法宣传。全面深化以“代办式”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民心工程”。全面推行乡镇党委“3+2”工作法。严格落实“五官躬行”标准要求,搭建顺民连心平台,巩固宗教和顺、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