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以来,省市县乡各级单位干部多次深入包联村组认真入户对接搞调研,倾听心声办实事,上下联动破难题,结合村情兴产业,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新期盼,奏响了扶贫攻坚共同奔小康的嘹亮号角,打开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日前,记者深入15个乡镇、对省市县乡开展此次行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了专题采访,本网将推出《小康路上你我牵手共进》系列报道, 通过典型宣传,进一步激发引领带动各级包联单位进一步创新思路,扎实开展为民富民行动,真正让群众的思想活起来,富民的产业兴起来,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的面貌靓起来。
张家川扶贫项目引领群众奔小康
张家川县是国扶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为此,张家川县将贫困村、贫困人口作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重点,科学规划、精心部署、多方协作、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项目操作程序,强化领导和干部包片包村制度,整合各类涉农项目与资金,全力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倾斜项目解决出行难题。出行难严重制约着贫困村的发展。为此张家川县把2012年扶贫项目村组道路建设规划安排在贫困程度最深、群众呼声最大的乡镇。今年村组道路建设项目涉及6乡镇19村。其中:村组道路硬化39公里,砂化10公里,桥涵2座。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开展招投标。并组织相关项目乡、村负责人、各中标企业负责人召开了2012年村组道路建设项目推进会。聘请县工程技术人员就排水渠、涵洞等做了技术指导和培训。

多方协作培育主导产业。制约贫困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主导致富产业。张家川县根据全县产业布局及群众传统种养殖优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与项目,在胡川乡祁沟流域和大阳乡后沟流域实施了2个畜牧产业片带。同时,多方协作,结合行业职能,县农业局负责实施了10000亩马铃薯种植项目,既有利于整合农业资金,统一采购种子,保证种子质量,又有利于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开展技术指导,及时耕种、适时施肥,科学保障种收一条龙服务。

跟踪督察确保项目质量。为了将好事办好,专门成立了项目督查组,责任到人、工作到村、走访到户。于4月中旬、下旬和5月上旬,三次协同乡村干部,深入村组项目各施工点,协调农户,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测量设计硬化路线、检查建筑材料、督促已开工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各包联队员走村串户,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制订扶贫规划,确定脱贫项目,讲解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技术培训。包联队员协同乡村确定项目户,启动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蔬菜大棚和圈舍建设等到户项目建设,确保了今年扶贫项目的健康有序开展。目前,已拨付项目资金500万元,完成优质马铃薯种植10000亩,道路硬化、危房改造、蔬菜大棚和暖棚圈舍等工程全面开工,进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