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以来,省市县乡各级单位干部多次深入包联村组认真入户对接搞调研,倾听心声办实事,上下联动破难题,结合村情兴产业,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新期盼,奏响了扶贫攻坚共同奔小康的嘹亮号角,打开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日前,记者深入15个乡镇、对省市县乡开展此次行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了专题采访,本网将推出《小康路上你我牵手共进》系列报道, 通过典型宣传,进一步激发引领带动各级包联单位进一步创新思路,扎实开展为民富民行动,真正让群众的思想活起来,富民的产业兴起来,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的面貌靓起来。
张家川县在“双联”行动中化解矛盾促和谐

去年初,张家川县刘堡乡刘堡村新农村整体搬迁工程竣工,100余户群众喜迁新居。但9月份的连绵秋雨引发洪水,严重威胁着群众的安居,眼看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就要发生。刘堡乡党委、乡政府会同司法、建设等单位及时介入调解处理,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这是张家川县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成功范例之一。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在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三三五五”社会管理工作法,各级包联干部带着政策、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基层、进村组、进农户,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止目前,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427起,调处337起,41件重点信访积案已彻底化解11件,14件已基本化解,其余17件正在积极化解之中,乡镇和部门共排查出各类信访案件209件,已彻底化解179件,化解率85.6%。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重点结对察民情。张家川县将排查调处工作纳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之中,1400名干部联系2080 户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闲散无业青少年、长期缠访上访人员等重点户,包联队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上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靠实责任抓落实。张家川县坚持将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维稳及综治目标管理,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实行量化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包联村组出现越级群体上访事件,包联单位在目标责任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包案下乡解民忧。张家川县坚持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组成的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领导小组,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亲自过问,亲赴一线进行处理,了解群众诉求,讲解政策法规,避免群体恶性事件发生,使绝大部分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畅通渠道听民声。全面开通“书记、县长”信箱、阿阳论坛,与网民互动,用群众听得清、看得懂、信得过的语言回答群众热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了信访“绿色通道”,实行了“三个公开”,即公开包案领导电话、公开信访局电话、公开包联队员电话,畅通诉求渠道。及时进行解疑释惑,疏导情绪,促进和谐。
开门接访化民怨。县委、县政府将四大组织全体领导全部纳入接访范围,每天安排1名县级领导在在接访大厅接访,倾听群众上访缘由,破解问题症结,现场协调办理,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实施一线接访、一站式化解、部门联动等有效措施,有效化解了一大批不稳定因素产生和形成的矛盾及问题。

处突分队保民安。 4月1日,张家川县处突应急反恐演练在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标志着张家川处突应急能力得到新的提升。张家川县委、县政府针对维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审时度势,精心研究,在广泛调研论证、借鉴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筛选,成立了由1000人组成的张家川县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队,其中县级应急队5个连队共500人。应急队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制订了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方案。通过多次演练,应急队处突快速提升,已成为张家川县应急处突的一支核心力量。应急队伍在加强社会管理、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