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系列报道之十八
张家川廉租住房建设圆困难群众住房梦

张家川新民小区廉租房一角
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各项政策,抢抓战略机遇,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实。截止目前,在建和建成的街亭小区、新民小区、马家花园廉租房大约3700余套,面积达18万平方米。
走进地处马家花园马小花家,虽然房屋面积并不算大,但马小花一家5口在整洁干净、温暖舒适的2室一厅一厨一卫50平方米的房子里幸福地生活。这个小区建有120套廉租房,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全县廉租住房户的一个缩影。
从2008年起,在廉租房建设中,张家川县严格按照廉租房建设相关政策和要求,严格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将廉租住房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千方百计落实资金筹措渠道,并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对所有实施的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强制性标准,依法依规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申请审批管理和操作规程,对符合条件申请租赁补贴保障的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坚持一户一档和公示制度,全县所有领取租赁补贴和入住公租房、廉租住房的家庭,都在公示15日无异议后方可进行配租;加强住后管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管理小区。
在采访中,一些受访的廉租房住户纷纷称赞廉租房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马小花微笑着告诉记者,2002年夫妻俩下岗后靠做零时工维持生活,每月经济收入只有千余元,上有老下有小,而且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常年租民房居住,有时连租房费都难于按时支付,一家5口享受低保,住房条件非常差,2008年终于配租了廉租房,现在搬进了新房,与过去相比千壤之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廉租房建设工程实施后,一些城镇户口、享受低保而又无住房的居民终于住上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单元房,他们在小区的广厦里幸福地生活着,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新民小区廉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