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来,武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3341”项目工程为总抓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了鼓舞民心士气,坚定发展信心,为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营造浓厚的氛围,从即日起,县信息中心推出“2015·精彩回眸”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示我县一年来的工作成效。
武山:维护稳定促发展 构建和谐保平安

2015年,武山县政法综治维稳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及各专项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平安武山、法治武山”建设,狠抓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提升政法队伍能力和水平,政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紧盯省市目标任务,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有力推动政法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坚持科学谋划,保障工作有效开展。紧紧围绕全县政法工作实际,提出了2015年全县政法工作“13345”总体思路,即:紧紧围绕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一目标;坚持法治引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施策;全面深化平安武山、法治武山、过硬队伍建设;切实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导入和终结、应急处突及反恐防暴、综治信访维稳责任倒查机制;重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执法司法工作能力建设、县域综治信息平台及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线三片百村”平安创建及基层基础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及法治文化建设五项重点工作。及时召开了县政法工作会议和各专项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政法各项工作要点和推进计划,对今年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和责任分解,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设立了武山县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调整了武山县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政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坚持制度跟进,强化机制政策支撑。先后制定下发了《武山县关于对拟提交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活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通知》、《武山县维稳工作约谈制度》和《武山县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武山县关于在全县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方案》等十多项机制措施。针对综治、维稳领域服务管理工作,制定下发了12个行业的平安创建方案和《武山县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三调联动六位一体”工作实施方案》、《武山县加强寄递物流和危爆物品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为政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机制和政策支撑。
三是坚持常态督查,促进重点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对年初确定的乡镇、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建设、综治信息平台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任务逐级明确时效进度,逐项细化分解,层层靠实责任,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的督查,严格落实定期通报制度。通过采取表彰奖励、通报批评、领导约谈、一票否决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责任查究,有力促进了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突出法治引领保障,不断提高政法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武山建设。制定了《武山县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35场次,受教育师生达2.5万人次。创建民主法治乡镇2个,民主法治村(社区)30个。调整充实了县法学会成员,吸收了政法系统和法律服务行业的30多人加入了县法学会,为省市上报各类论文17篇。

二是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制定下发了《武山县关于党委政法委对政法部门执法活动监督的实施意见》,政法各单位接共待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96件,办结175件,政法委督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21起,办结19件,督办网络留言、网上评警28件,均已办理答复。审批司法救助案件9件13人,落实救助资金25.4万元。

三是着力强化政法队伍建设。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扶贫攻坚平安乡村” 建设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组织全县236名法律工作者为双联村结对提供法律服务,为贫困村下派帮扶工作队员65人。建立健全了“一岗双责,四定三包,双向监管”责任制,落实了政法机关领导干部抓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双重责任。同时,深入查找政法机关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制止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吃拿卡要、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等问题,全面规范政法队伍执法行为,有效提高了政法机关的工作效能。
四是承接落实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人民陪审员、监督员制度改革和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等举措,涉法涉诉信访、执法司法公开、司法救助、社区矫正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结合基层司法实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后续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创造条件。
牢固树立平安理念,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驾驭治安局势能力
一是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全县寄递物流业进行清理整顿,下发整改通知6份,提出整改意见13条,现场整改5处。开展了“黄赌毒”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境内的娱乐场所和酒店、宾馆等场所进行了专项督查。共清查各类场所 21家次,下发了整改通知书3家,责令其停业整改。对县列重点治安混乱区域进行专项整治。建立了常态化的路面执法警务机制,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免费办理车辆牌证35598辆,免费申请驾驶证13378人,查处整治各类治安乱点34处,清理登记学生租住户586户,追讨清欠农民工工资29.3万元。

二是以强化服务为重点,全力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推行 “1533”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完善了流动人口的排查登记、服务管理、居住证等制度机制,共清理登记暂住人口2590人,出租房屋1216户,城关派出所、洛门派出所出租房屋挂牌率达90%以上,签订责任书1002份。加强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积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和“四位一体”的帮教工作责任制;创建了过渡性安置基地企业8户,累计协调安置131人。利用中国移动车务通平台对在册的126名矫正对象进行GPS定位监控,随时掌握矫正对象的确切位置,做到了实时管控。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49名,累计解除205人。接收刑满释放人员124名,衔接率、帮教率分别达到了100%,安置率达到95%。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疾患人员的帮教管理。建立13个村级帮扶救治站,由乡镇卫生院医师轮流值班,负责村上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疾患人员的日常体检、救治申报和服务管理工作。对全县286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疾患人员逐人建立信息档案,签订四位一体监管责任书,全面落实救治教育、管理、服务措施。

三是以科技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在城区和重点乡镇整合公安、交警、综合执法等专门力量和专兼职综治员、保安等治安资源,组建了综治员队伍。15个乡镇和教育系统配备了416名专职综治员,积极组织开展“十户联防、巷道联防”等各种义务治安巡逻。进一步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全县432家内部单位进行了摸底,共配备保安410名,完成了成立保安服务公司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县15个乡镇主街道、治安复杂地段及24个治安卡口安装技防探头128个,在重点单位安置视频监控系统750套,在镇区中心花园、316国道、滨河大道等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185个。对部分乡镇和城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64个监控点位接入110指挥中心,筹集40余万元在城区主要路段安装高清数字化音频视频结合监控探头12个,安装应急警报箱3个。

四是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全面加强综治两个平台建设。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全面启动实施了综治信息平台建设,为各乡镇和综治委各成员单位配备综治信息平台电脑终端171台,综治信息员手持终端553部。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名。进一步规范综治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全县划分网格818个,落实兼职网格员553名。全面完成了基础信息采集比对、上传应用、网格轮廓和楼栋房屋信息的取照、标注工作。目前,综治信息平台共受理各类事件802起,办结752起,办结率为93.77%。

五是以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着力夯实社会管理工作基础。在县政府统办楼建成县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实行AB岗工作制,分便民服务、社会管理、信息舆情监管三个功能区,按照“分口受理,联动处理,限时办理”的事务机制运作,有效简化了群众办事的程序。在洛门、四门等乡镇的103个重点村,继续加强村社会服务管理站建设,采取专兼结合的办法,加强村(社区)治保、调解、联防、帮教、普法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
六是以平安建设宣传为导向,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启用了武山县委政法委微信微博及企信通“两微一信”平台,在连霍高速、316国道沿线设立平安建设大型固定宣传牌13个,书写宣传标语70多条,印制宣传资料10万多册。在县城北滨河路二号桥至藏龙生态园和高速出口大桥道路两侧安装“国旗一条街”宣传牌136面,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活动75场次,创建新一轮县级平安乡镇、单位17个。

突出维护公共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全面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员工作力量,建立了交通事故赔偿调解委员会、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调解组织。建立了“六位一体”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47起,调成1894起,调成率97%。通过行政调解化解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122件,司法调解3件,人民调解10件,通过“三调联动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化解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3件。
二是切实加强维稳情报体系建设。对全县400多名信息员从信息搜集、上报、研判等方面进行了培训。组建了100名的武山县网评员队伍和信息员队伍QQ群,进一步加强了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全年共上报舆情信息887条,互联网信息112条,大情报信息158条。

三是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建成立了武山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专家库,今年对全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了5次督查指导。对武山县金地燃气有限公司CNG加气站、武山县金鑫家园项目、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分校建设项目等18个重大项目和水帘洞祈福游、蔬菜博览会、世纪之夜明星演唱会3个重大活动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四是着力提升反恐防暴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健全了应急联合指挥和处置工作机制,按50人的标准充实了反恐防暴应急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实战演练,完善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执勤机制,在连霍高速武山段鸳鸯、城关、洛门三个出口设置了常态化的治安卡口,抽调警力坚持进行检查盘查。乡镇也按照相应标准,组建了以民兵为主体的专业应急处突队伍。今年开展了2次县级层面的应急处突演练,各乡镇也开展了乡镇层面的应急演练,全县应急处突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