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树正气 反腐倡廉促发展
——武山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述

廉洁扬正气,清风扑面来。今年以来,武山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以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为抓手,突出“两个责任”、作风建设、纪律审查和“三转”落实等重点工作任务,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力推动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强化三级联动:全面落实“两个责任”

县委全面统筹抓谋划。近年来,武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别是省委“3783”主体责任体系明确后,县委及时制定出台《武山县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全面明确了全县各级党政组织主体责任。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县委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亲自部署,重要信访件亲自批阅,重要环节亲自协调,并经常性地深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专题调研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两个责任”,面对面传导工作压力,确保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在年初召开的纪委全会上,县政府主要领导就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对县直部门负责人不定期开展工作约谈,直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层层传导了工作压力,有力的推动了政府系统主体责任的落实。纪委强化督促检查抓推动。县纪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落实“两个责任”的部署要求,不断聚焦主业主责,突出监督执纪问责,积极协助县委落实各项措施,与全县15个乡镇、21个部门纪委(纪检组)签订《武山县基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有效形成了落实“两个责任”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坚持乡镇、县直部门定期向县委全委会和县纪委报告工作制度,乡镇纪委、县直部门纪委(纪检组)每月以工作例会的方式定期向县纪委汇报工作情况,有效传导了工作压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县纪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今年以来,已对19个班子5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工作约谈,实施诫勉谈话9人,信访谈话5人。乡镇部门注重落实求实效。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党委主动承接县委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实化责任分工,与班子成员、站所(股室)负责人、各村党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制定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清单告知书,签订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承诺书。按照《乡镇和县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县纪委“述纪述廉述作风”实施办法》,全面开展了内设股室、基层站所、村(社区)向所在党委进行“三述”工作。至目前,已有15个乡镇和25个部门完成了“三述”工作,其中10个乡镇、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县纪委进行了“三述 ”,另外,有130人向所在党委全面进行了“三述”,“两个责任”在全县实现了全覆盖落实。

深化三个领域:延伸基层监督链条
沿安乡白山村是个贫困村。村中道路崎岖不平,遇到下雨天,群众没法走出家门。过去村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遇事“拍脑袋”,个人说了算,几次提议修建村中道路,群众没有响应,怕没人监督,出钱办不成事,一拖几年过去了。今年初,村“两委”班子巧借精准扶贫发力,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他们依据《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办法》,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程序后,最终一份经过民主决策制定的集资修路方案在村务公开栏内张贴。由村委会组织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跟踪监督,两条全长10公里的水泥道路在村中伸展开来。正如沿安乡党委书记王喜来告诉记者:“实行阳光村务工程后,办事情每一步都有明确规定,来不得半点猫腻。同时,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办,没有了怨言,也消除了隔阂,群众明明白白,干部清清白白。”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不断规范村务监督工作的同时,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全面推行校务、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学校和医疗单位财务支出、医疗器械采购、职称晋升评定、考核奖惩等重大事项决策和负责人权力运行的监督。至目前,全县69个学区学校21个卫生医疗机构全部选举产生了校务、院务监督委员会,建立了一支由385人组成的基层监督队伍,有力推动了各学区学校、卫生医疗机构权力运行的透明化、规范化,重点领域和行业权力监督制约得到进一步加强。
突出三个着力:持续深化纪律作风建设
一是着力党纪条规宣传教育。围绕“清风武山”系列主题,开展了“每日守廉、每周学廉、每月讲廉、每季督廉、半年考廉、年度述廉”宣教活动。由县纪委牵头,组成巡回宣讲团,深入全县15个乡镇和60多个县直各部门,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新精神新要求和党纪条规进行了全覆盖巡回宣讲;结合中央、省、市纪委整治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要求,向全县各单位印送配发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摘编》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纪录片。二是着力纪律作风监督检查。今年以来,该县紧盯重要节点,坚持抓早抓小,实行纪律作风轮流交叉察访制度,由县纪委组织,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纪委抽调人员组成“1+3”模式的检查组,采取“统一调度、整合力量、媒体跟进、公开曝光”的方式,不固定察访人员、不固定察访单位、不固定察访时间,对公款消费、公车私用、干部纪律作风等方面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依规依纪进行了从严从快查处。截止9月底,共开展明察暗访21次,察访单位266个,下发督查通报2期,实名通报5人,党政纪处分4人,组织处理1人,因监督不到位而问责纪检监察干部1人,通报典型问题8个。同时,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共受理网民留言630件695条,办理答复589件628条,办结率92%,群众利益得到及时维护。三是着力整治群众身边“四风”问题。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着重解决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危房改造资金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一案双查”,严肃追责,直查快办,对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曝光,全县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围绕三个转变:不断聚焦主业突出主责

按照中央、省、市纪委突出主业抓主责的要求,持续深化“三转”工作,不断突出纪检监察机关主业主责。一是转职能精简参与议事机构。积极开展了三轮参与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工作,将县纪委监察局参与议事协调机构由原来的57个减少至9个,为抓好主业主责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精力。二是转方式突出纪律审查主业。按照中央、省、市纪委推进“三转”的要求,不断聚焦主业主责,突出纪律审查,委局现有超过60%的科室和人员直接参与纪律审查工作,通过对办案机制的创新,实行领导接访包案、纪检干部全员办案、乡镇交叉办案、部门协作办案、县乡联动办案“五项办案机制”,严查快办,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截止9月底,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各级各类信访举报件109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4%,立案22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3.3%,给予党政纪处分21人。三是转作风提升纪检干部能力素质。今年以来,县纪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选派5批次20多人参加了中央、省、市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并邀请市纪委相关业务室负责人讲课,对全县10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2次大型集中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同时,结合中央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按照“打铁自身硬”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模范践行“三严三实”,把“严”和“实”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执纪监督问责的全过程。
渭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的武山,在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下,以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作风,持续凝聚风清气正的“正能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记者 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