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先扶智,治贫须治愚。武山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整体助推作用,加强发展学前教育,着力提高孩子启蒙教育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保障体系。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组织领导、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协调配合等方面大力保障,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科学制定了《武山县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武山县精准扶贫幼儿园建设作战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是加大扶持资助力度。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逐步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今年上半年,已落实2014年学前一年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金32.99万元,惠及学生1204人。

三是大力改善办园条件。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2015年,计划实施的31个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其中贫困村幼儿园5个)建设项目中,目前已完成洛门镇金川村和马力镇王门村幼儿园维修改造项目,洛门镇赵碾村幼儿园等16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四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依托“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每年优先培训贫困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特别是加大了对贫困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倾斜支持力度。同时,通过送教下乡、对口交流等形式,推动城乡园际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促进幼教队伍保教水平逐步提高。
五是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下大力气办好156个贫困村的77个教学点及其附设学前班,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贫困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对没有学校的贫困村,采取挂靠附近行政村学校或者利用行政村“村级阵地”办学的方式,解决部分没有幼儿园或附设学前班的贫困村适龄儿童“入园难”和“入园远”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