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穷貌 改穷业 挪穷窝 拔穷根
——温泉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温泉乡位于武山县东南部的聂河流域,地处秦岭北麓云雾山与劳头山峡谷地带,地质构造特异,南北气候相差悬殊,海拔在1580米至2260米之间,总面积137.54平方公里。全乡共21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4487户19290人,受一沟两梁区域特点限制,导致贫困面大、贫困深度深,有英咀、大坪、冯河、棋盘等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1222户5536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4538元。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始终坚持“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不动摇,围绕 “六个精准”,严格按照省“1+17”、市“1+18”、县“1+20”精准扶贫方案内容,研究制定温泉乡精准扶贫“25753”工作思路,通过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干部帮扶、群众参与 “五个到位”,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取得了新突破,扶贫工作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从“撒胡椒面”到“聚沙成塔”的转化。

“换穷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温泉乡山大沟深,基础设施始终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乡党委、政府认真分析形势,立足贫困村实际,以贫困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夯实贫困村发展基础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完成冯河—八柯寨、杜沟—中山、小南村刘庄—中庄—田家滩、大坪村鹞子沟—蔡家来—阴洞沟以及其他通自然村道路砂化等项目19.8公里;硬化赵庄葛峪沟新村、赵庄-大坪道路3.1公里;新修和加固小南、冯河、王家河护村堤防工程1.55公里;启动实施田河韩家山、温泉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管道铺设10余公里;在省民委的帮扶下,为小南、英咀两村各出资1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各20盏,为小南、英咀两村修建便民桥各一座;草川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令强为草川村协调争取路灯30盏;棋盘村整村推进项目100户猪舍建设完工,为群众免费提供良种猪仔200头。

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高效推进,为进一步提高贫困村工作水平,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完成了大坪、草川、双碌三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平均建筑面积达180平方米以上,共计配套文化广场2850平方米,将于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英咀3间80平方卫生室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棋盘、小南、杜沟、赵庄四个贫困村综合服务中心改扩建正在紧张施工中,年底将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村容村貌整治助推贫困村“换穷貌”。温泉乡以“全民参与、长效推动,效果突出”为标准,制定了《温泉乡加强环境保护解决环境问题整改方案》、《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温泉乡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查评分表》,成立了村容村貌专项整治督查组,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18次,发送《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100余份,先后组织专门人员100余人次,出动车辆70余辆次,共拆除道路两旁违规围墙10处,新修3处,清理卫生死角200余处,整治乱搭乱挂现象16处,清除垃圾60吨。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改穷业”,调整结构发展产业
抓大产业:温泉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紧紧围绕“东梁区域发展粮、油、菜、果高效农业,东山区域发展养殖、林果业、草川区域发展中药材、柳编,沿沟区域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以“稳扎稳打、连片推进、攻城拔寨”的信心和决心,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培育致富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为群众“改穷业”打基础。4月初,在冯河、棋盘圆满完成1575亩春季建园工作任务,栽植核桃苗47000多株,成活率达95%以上,在东梁、草川、小南等村大力发展架豆王1500多亩,直接经济收入达600余万元,在东梁区域完成果树品种改良500多亩,果园面积达到1100亩,全膜玉米达6000多亩,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特色牌:立足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紧围绕“以传统农业立乡、优势产业兴乡、畜牧发展稳乡、产业调整富乡、旅游经济强乡、秀美环境亮乡”的战略思路,坚持举生态旗,打温泉牌、走和谐路,进一步加大棋盘峡风光、东梁渠精神、草川大草原等景点的开发,大力发展以“品农家味,吃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休闲经济,在温泉、田河、草川等村新建升级农家乐16家,将农家乐休闲旅游培育成为全乡经济增长、群众致富新亮点。

推示范点:制定了《温泉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以“示范带动”为主线,坚持“乡政府主导,贫困村主抓,贫困户主体”的工作机制,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发力,在贫困村、贫困户和相对集中联片区域,确定发展产业、扶贫模式和落实帮扶责任,把贫困户搬到了条件好的地方,让贫困户群众掌握了更多致富技能,给贫困户贷了无息贷款,扶持贫困户开办了农家乐,成立了扶贫互助社10家,发展会员500多户,把贫困户装进了扶贫互助社,运营开通了武山县电子商务特色产品体验馆温泉分店和特色温泉-淘宝店,使贫困户享受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通过招商引资,天水瑞玺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草川落地生根,已形成集野鸡、鸵鸟、孔雀等禽类的规模养殖示范点,贫困村发展模式不断改变,辐射带动不断增强。

“挪穷窝”,因地制宜易地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温泉乡结合本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就地搬迁”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环境生态保护与移民搬迁相结合,边治理、边搬迁,突出重点区域逐步实施的方式,以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目的,实施了温泉王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贫困群众30户,赵庄葛峪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贫困户40户,田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贫困户30户。同时,组织人力开展易地移民搬迁调研摸底工作,主要针对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山片部分行政村开展,包括冯河村、盘坡村、小南村、杜沟村、大坪村5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745户,3484人,其中贫困户450户,2151人。通过对143户群众进行入户摸底,从群众搬迁意愿、安置方式、安置地、家庭收入来源、搬迁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了《温泉乡易地扶贫搬迁调研报告》,为分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创造条件。

“拔穷根”,授人以渔智力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智力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温泉乡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致富能力提升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目标要求,根据各村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和从业人员情况,积极组织引导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种植养殖户和外出务工人员等对象,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经验交流等形式,协调县妇联、县农业局、劳务办等部门,开展“陇原巧手”、餐饮服务、种植、养殖等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培训15场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1场,参考人数100余人,使农民学了能用、用了能富。

温泉乡着力精准扶贫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贫困村,看到的是通村道路、通自然村道路、农机路、护村堤防工程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进入贫困户感受到的是贫困户群众接通自来水、动力电的喜悦之情。广大群众感受深切,“春江水暖鸭先知”,小南村村民刘妹生说:“每天都能看到几个乡村干部的身影,拿着厚厚的一沓纸,在我们农忙时节的午饭和晚饭时间东户出、西户进,时不时听到村民对其不解,但他们还是很有耐心的问问题,在纸上画画写写,而且广播天天响,听说是在搞精准扶贫,可以让我们村富起来、让穷人富起来。最近还给贫困户贷了无息款,你看看现在的小南村,路都打了,路灯也安装上了,自来水也接到家了,偶而还有外地人给村民培训技术,农民办事情也容易多了……”这是一个村民的心声,也是对温泉乡全体干部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更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效果的最好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