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为了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袁河村在马力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委办公室等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下,针对基础设施滞后、致富主导产业缺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制约瓶颈,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能力素质提升四大工程,精准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挪穷窝”。红崖沟是袁河村的自然村之一,位于半山腰,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恶劣、扶贫成本高,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等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群众。为了让红崖沟群众彻底告别“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袁河村启动实施了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干扎九年制学校西侧新建60套新农宅,为传统的锁子厅样式,造型美观,设计合理,每户4间住房近90平米,外带独立小院,完全可以满足两代人居住,年内将完成建设任务,届时红崖沟群众将实现下山挪穷窝,入川奔小康。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穷貌”。为了改变村庄面貌,袁河村先后实施了护村堤防、安全饮水、巷道硬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全长750米的袁河村护村堤防和全长380米的曾河自然村护村堤防已全部建成,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主管道铺设,年内自来水将全部入户,完成了村内巷道硬化,田间道路、标准化卫生室正在加快建设,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亮化工程即将启动,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彻底改变。同时,袁河村加大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群众的精气神明显提升。

实施富民产业培育工程“换穷业”。长期以来,袁河村群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菜、洋芋等普通作物,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培育富民产业成为袁河村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为此,袁河村确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富民产业发展思路。短期即扶持群众发展散养鸡这一类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养殖项目,快速增加群众的现金收入。中期即通过组织群众现场观摩,对比算账等办法,引进我县西梁旱作农业示范区“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架豆等经济作物,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长期即扶持发展核桃产业,帮助群众建设“绿色银行”,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
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拔穷根”。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大畜禽养殖、林果栽培、农产品加工等种养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想法设法解决好曾河自然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通过“雨露计划”等项目,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未升学、未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对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门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把弱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劳动能力差的特殊困难群体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一个不漏地“托住”基本生活底线。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以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及党员队伍引领和保障精准扶贫各项任务高效落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讯员:康友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