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城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目标更高、定位更准、责任更靠实、力度更加大”的工作要求,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旨,以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规范阵地建设,促进提档升级。按照基层组织建设“12个1”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档次、以规范实用为原则,先后开工建设了清池、坡儿、黄山等村综合服务中心,对去年建成的下街村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规范化后续建设。

二是重视农业生产,确保稳产增收。抢抓农时,积极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全膜种植,为群众发放地膜、简易起垄覆膜机、“一喷三防”,解决了劳力短缺、播种面大、易发病害等问题。上半年, 累计培训群众12000多人次,种植全膜玉米10800亩,架豆王6500亩。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统筹抓好畜牧养殖和土地流转,在坪塬村新建规模养猪场1处;在花坪村万亩核桃园基地新增核桃种植500亩,绿化荒山种植落叶松10万株;在北山村流转土地,新增红麻种植500亩。全力做好劳务输转工作,上半年共输转劳务6258人次,创收近五千多万元。

(建设中的坡儿新村二期工程)
四是积极整合项目,实施新村建设。开工建设了坡儿新村二期工程,规划住宅22户,其中单户建筑面积为166.48㎡,全部为二层复式结构,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部分施工。

五是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积极争取县交通局项目扶持,先后启动实施了杨坪、奎阁、刘湾3村通村道路硬化和韩川村产业路建设项目,硬化道路总长约9.4公里。实施了西岔护村河堤修建、杜塄渠道衬砌、红沟提灌改造等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水利建设工程。

六是实施灾后重建,安置群众生活。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全镇共有256户灾后重建户,其中分散重建180户,黄山村灾后异地搬迁集中安置76户,目前已完成225户重建任务。共有维修户20户,已全部完成维修任务。

(建设中的黄山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
七是整治城乡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设立了镇环卫所,坚持城乡联动,一方面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另一方面抓好城区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共调用大型垃圾清运车82辆(次),小型挖掘机6台,投入劳力8000多人次,清运垃圾36000余方,显著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

八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建立了重点信访案件科级领导包案责任制,党委书记带头,亲自抓、亲自督办,化解了一大批重点信访案件。扎实开展了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截至目前共排查矛盾纠纷227起,其中村级205起,镇级22起,完成调解227起,调成221起,调成率达97.35%。

九是强化监督检查,保障生产安全。组织镇安监站人员在南峪公路、君山公路、316国道等重点路段上路检查34次,查处违规机动车1100多辆次,发放宣传9800余份。设立了镇城管办,全面加强对城乡乱修乱建、违章建筑的清理清查。截至目前,共制止乱修乱建12起,发放停工通知书12份。

十是践行群众路线,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开门搞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面对群众实际需求,不断深化学习效果,转变工作作风,镇上设立了群众服务处,实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待、一片真情服务”的便民服务方式,镇政务服务大厅和各社区都印制了“便民服务卡”,方便了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