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河灌区渠首枢纽工程
饮水工程暖民心
武山县把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当作“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来实施。全县农业人口40.62万人,其中: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达23.9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0%。因饮水困难,大批劳力常年拴在水桶上,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喝上干净水,尽快让23.6万人民吃上安全放心水,成为武山县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加快解决全县饮水不安全问题作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健康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连续五年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先重后轻、因地制宜、分批实施、逐步推进”的思路,有重点、有次序地铺开工程建设。
1、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总投资742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963万元,省级配套833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651万元。该工程分三年进行实施,2011年已经启动实施的一期工程安排投资1111万元。工程于2011年5月19日正式动工,一期工程建成后,可解决杨河、沿安两个乡36个行政村5557户25000人和41所学校9887名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
目前已完成50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1座,高位蓄水池1座,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1.8㎞,安装200KVA变压器2台套,办公楼、水处理车间的基础工程已完成,水源截流坝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总量的49%。

2、武山县咀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工程初步设计由甘肃省水利厅以甘水发[2010]163号文批复,投资631万元,解决咀头15个行政村10293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于2010年8月20日开工建设。200㎡的管理房主体已完成,正在粉刷;跨越张沟长5.5㎞的倒虹吸管已建成运行;宋坡、多家、咀头、库洞、张沟、何去、金银7村已正常通水,其余8村正在开挖管线及安装。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77.97%。
3、武山县滩歌卢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工程初步设计由甘肃省水利厅以甘水发[2010]198号文批复,投资603万元,解决滩歌镇卢坪等 8个行政村10532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于2010年8月20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共完成水源工程1处、管理房200㎡,埋设管线87.5公里,已入户通水1480户。共完成全部工程量的84.91%。
4、武山县马力北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工程初步设计由天水市水务局以天市水发[2010]248号文批复,投资266万元,解决马力镇北堡4村4300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于2011年5月1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机井1眼,管理房已开工建设,正在高位水池浇筑入户管线的埋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8.87%。
渠道建设谱新篇
以川区实现水利化为目标,坚持科技兴水、狠抓项目建设,相继建成了一批特色水利,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北顺渠渠首
由于灌溉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有效推进了灌区种植结构的变革,各灌区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变为蔬菜种植,由一茬种植变为多茬种植。全县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要从0.48提高到0.54以上;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7立方米,全县主要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要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渭河及榜沙河、漳河、山丹河及南河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东梁渠渠首引水明渠
1、武山县东顺末级渠系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工程实施方案由甘肃省水利厅以甘水发[2010]691号文批复,总投资341.44万元,工程于 2010年11月25日开工建设。现已衬砌支斗渠23.75公里,配套建筑物124座。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

北顺渠干渠分水闸
2、武山县南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工程实施方案由甘肃省水利厅以甘水发[2010]484号文批复,总投资475万元,工程于 2010年10月25日开工建设。现已衬砌干渠20公里,配套建筑物113座。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

创新机制修梯田
2011年省上下达建设任务:农发陕甘宁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0.75万亩,水利省级财政梯田补助项目0.45万亩。批复落实:农发陕甘宁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0.75万亩,布设在马力镇的王沟流域,涉及姚峰、北顺、远中、苗丰4个行政村;水利省级财政梯田补助项目0.45万亩,布设在高楼乡八儿院、刘川和鸳鸯的砚丰、费山村。
1、农发陕甘宁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投入推土机17台,投工投劳2000个工日,铺开5000亩,目前已经新修梯田4300多亩,干线农路2公里,配套田间道路10公里。

东梁何家湾梯田
2.水利省级财政梯田补助项目,投入推土机11台,目前已新修梯田700余亩,配套田间道路3公里。
防灾减灾保安全
武山县以《甘肃省水利厅关于天水市武山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方案的批复》精神,实施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检测预警项目。5月18日签订施工合同,5月20日开工建设。

雨水储集
该项目总投资544.16万元,其中:监测预警系统399.85万元,建设献计预警平台1个,自动雨量站48个,自动水位站2个,村级预警站点106个。分两期实施,目前已完成县级预警平台及会商室140平方米的改造和装修,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预警设备90%已进场,监测站点支架完成50套,基座完成45个,监测站点支架等完成50套,基座完成45个,监测及预警站点已安装到位6套。
具体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保障,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当前,农村水利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但农村水利始终承担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多调查、多分析、多研究,并拿出切实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向前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水利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资源管理,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和规费收缴,圩区建设和国营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推广,等等。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水利支撑。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末级渠系整治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2011年实施的8处工程:武山县咀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滩歌卢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马力北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0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东顺末级渠系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南河蓼阳至文家寺村堤防工程、南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截止目前,总投资10950.44万元。其中政府投资9681万元,地方配套和自筹1272.44万元。应到位资金5221.44万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456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657万元,省级配套565万元,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343万元,工程资金到位及时,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资明显加大,投资渠道显著拓宽。

咀头淤地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