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政务中心 服务人民群众
——武山县乡乡建成政务服务中心

(桦林乡政务服务中心正在为群众办理服务业务)
建设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是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规范依法行政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模式,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武山县积极创新,全面推进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在便民利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试点先行,积累建设经验
为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武山县先期在洛门和滩歌两镇进行试点,2008年,经反复调研论证,在洛门镇建成了7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政务服务中心,在滩歌镇集市中心建成了6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将党务政务、民政救济、婚姻登记、合作医疗、惠农补贴、计划生育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其中,选配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全部上墙公开,并建立相关制度,做到规范服务,快捷有序,尽可能让群众省时、省事、省力、省钱,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试点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做法,使政务服务中心运转日趋规范,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精心实施,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今年,武山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将全面建设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按照“落实场所,配强人员,健全制度,规范运行”的总体思路,在总结洛门和滩歌两镇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在各乡镇全面推行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一是因地制宜,建设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便民集中的要求,在条件较好的乡镇重新建设,不具备条件的乡镇改造2-3间相邻房间,落实了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用房。同时,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保障了服务业务的正常开展。目前,洛门、滩歌、桦林等7个乡镇建设了独立、开放的大厅,马力、山丹、榆盘等8个乡镇采取改建办法,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政务大厅,使全县所有乡镇均实现了办证、惠农政策落实“一站式”服务。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武山县积极探索,将政务服务链条向村级延伸,在条件较好,产业发展较快村也建设政务便民服务点,将部分服务项目下移,实行村级代办。城关镇渭北和西关社区、滩歌镇黑池殿、山丹乡车川率先建成了村政务便民服务点,在乡镇法制员及驻村干部的指导帮助和监督管理下,为群众提供各类证明出具、合作医疗等证件收发、劳务用工信息发布、惠农补贴资金卡折发放等便捷服务。
二是统筹兼顾,合理确定服务事项。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事项确定坚持“四个必进”,力求科学合理。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必进;有联办关系的政务服务事项必进;需要经常办理、量大面宽的政务服务事项必进;一条龙服务重点环节涉及的事项必进。各乡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党务政务、民政救济、婚姻登记、合作医疗、劳务服务、计生服务、惠农补贴、气象咨询、科技信息等9个服务窗口,基本满足了广大群众办事所需。

(榆盘乡政务服务中心)
三是严格把关,配强工作人员。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武山县在乡镇人员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配齐配强了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中心主任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凡进入中心人员做到严把“两关”,即思想政治关,把政治素质高、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选配到中心;业务能力关,把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行政事务协调处理能力的干部选配到中心工作。目前,已为政务服务中心配备工作人员78名,大专以上学历占96.2%。
四是健全制度,规范服务行为。为了确保政务中心的正常运行,建立了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以及考勤考核等制度,并实行“三上墙”,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纪律上墙,“六公开”,即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所需资料、政策依据、收费标准、办结时限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服务公正、透明、廉洁,使政务服务行为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三、强化监管,确保运转协调见到实效
为了使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一处,成一处,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武山县制定出台了《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大力开展红旗窗口、优秀岗位评比和相互参观学习等活动,设立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激励每一位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坚持原则、高效廉洁开展政务服务工作。县政府法制部门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检查指导,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早解决,保证了政务服务中心的协调运转。同时,各乡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集中办理和日常办理相结合,结合集贸市场逢集情况,确定了相对集中的办理时间,每逢集日,工作人员全部上岗,集中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让广大群众赶集、办事两不误,既省时,又省事。
通过半年多的运行,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转变了乡镇政府职能,改进了机关作风。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将乡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集中起来,改变了乡镇工作人员封闭式办公,让群众上门求我办事变为开门服务、我等你办事,有效解决了“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树立了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是促进了廉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真正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的公开透明、阳光操作,避免了层层设卡、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发生,杜绝了乱收费和吃、拿、卡、要行为的出现,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政务服务中心设施到位、人员到位、监管到位、运转高效,实行 “一站式”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工作规范有序,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滩歌镇政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