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水管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灌区6800户农民全部持证灌溉

武山县南河灌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服务质量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灌区供水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供水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增强了水费计收的透明度,达到了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促进蔬菜产业大发展的目的。

位于洛门镇镜内的南河灌区,是武山县的四大万亩灌渠之一。渠道分东干渠和西干渠,总长24公里,渠系建筑物183座,灌溉覆盖洛门镇19个村庄的1.5万亩耕地。2007年,该灌区被天水市确定为水管体制改革单位以来,水管所一班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结合灌区实际,在用水管理上推行“一册、一卡、一证”制度,向农户发放灌溉《用水许可证》,实行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加强灌区运行管理。先后建立了郭台、冶扶、赵碾、文家寺、郭家庄、蓼阳等六个农民参与式管理的用水者协会,19个灌溉服务小组协调群众灌水。灌区管理人员深入村组宣传水法,根据灌区实际核实灌溉面积,逐户登记造册,制定用水户档案、卡片,将耕地面积和应缴水费登记造册、由农户签字认可后,逐户发放《灌溉用水许可证》。在水费征收中,还采取预交水费和现缴现收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了水费、水价、灌溉面积“三公开”。
目前,灌区内已建成了5000亩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及文家寺、东旱坪高科技蔬菜园区,注册的“大南河”牌蔬菜商标已成为外地客商放心购货的蔬菜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