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己丑)年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仪式情况通报
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周秦
2009年6月21日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今天下午,中共天水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举行情况通报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宣传部对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来天水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今年的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仪式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说明。
天水自古以来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自秦人始,对伏羲钦崇有加,历代奉祀。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程序严谨的祭祀方式,造就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伏羲祭祀文化。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伏羲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重要内容来抓。1988年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连续举办的伏羲祭典,成为甘肃和天水重要的对外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人来天水祭拜先祖,使天水成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将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省级公祭。2006年,天水太昊伏羲祭典荣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因“5·12”大地震没有举办活动。

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我市,使我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房屋受损严重。今年在灾后重建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省政府决定暂停举办甘肃省人民政府公祭伏羲大典。对天水市来说,祭祀伏羲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习俗,广大市民以及海内外的华人和专家学者都热切期盼举办伏羲祭祀仪式。
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作为全国性社团,2002年成立以来,在伏羲文化研究、宣传、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海内外形成了一批热衷伏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接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港、澳、台同胞的意见建设,要求举办伏羲祭祀活动。为了保持伏羲祭祀活动的连续性,经协商,2009(己丑)年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仪式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主办。
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本源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崭新的时代风貌,吸引着国内外华人和专家学者关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伏羲文化实质是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其浓厚的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塑造民族灵魂,以其固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以其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感召和团结世界华人投身我国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9(己丑)年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仪式。以“弘扬伏羲精神,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主办,天水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承办。定于6月22日上午9:50在天水市伏羲庙举行,整个祭祀仪式包括五项内容。届时,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港澳台同胞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群众近万人,参加祭祀伏羲仪式,共同祭拜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为进一步促进伏羲文化的宣传研究,传承中华文明,展示天水形象。6月22日下午2:00在南苑山庄举办“伏羲文化与中华智慧”论坛,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近100人将在这次论坛上交流伏羲文化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