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图:天水在线)

新华网兰州6月22日电(记者王衡)6月22日,天水伏羲庙,龙旗飘扬。庙前广场,近万人整装列阵,神情庄严。
9时50分,古乐悠扬,钟鼓齐鸣,2009(己丑)年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仪式,正式开始。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其诞生地就在今天的 甘肃省天水市,天水也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称。
祭祀伏羲是天水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1988年,天水市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2005年,甘肃省将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省级公祭,2006年,天水太昊伏羲祭奠活动入选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羲皇吾祖,龙脉绵延。海国陆疆,气象万千……”浓浓古意的祭文在空中回荡。祭文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周宜兴宣读。其后,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华人列队,踏着红地毯,穿过古木参天的院落,向庙内的伏羲像敬献花篮,行三鞠躬礼。
整个祭祀仪式隆重而简短。由于受“5·12”汶川大地震波及,甘肃省政府暂停了去年和今年的省级公祭。但为了保持祭祀伏羲活动的连续性,全国性社团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主办了今年的祭祀仪式,性质由官方公祭变为民间祭祀。
“今年以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接到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举办祭祀伏羲活动。”天水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周秦说,22日参加祭祀仪式的台湾同胞共有44人,由台湾中华伏羲协会理事长、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张馥堂带队前来。
祭祀仪式结束后,天水还将举行“伏羲文化与中华智慧”论坛,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将交流伏羲文化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