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县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严格救灾物资资金管理,提高救灾款物发放的公开透明度,确保了救灾物资和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一是强化救灾物资储备。采取以购代储、以息代补的办法,加强对方便食品、药品、粮油和成品油等救灾物资的储备。目前,共储备消毒、急救、防疫、杀虫等医药品35个品种360多件;储备被褥84包,塑料彩布10条,矿泉水60件,发电机1台,蜡烛53箱,手电筒2箱,电池2箱,雨鞋17箱。储备粮食500万公斤。
二是加强救灾物资管理。救灾资金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财政局“社保资金专户”设立分户,由县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对募捐物资按照抗震救灾物资管理办法,由民政局确定专人对接收的帐篷、棉被、食品等救灾物资负责登记造册,安全存放,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救灾药品由县卫生局建立专账,在县医药公司分类存放。同时,该县还建立了公示制度,向社会进行公开,广泛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三是加强救灾物资资金监督。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张有信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高翔宇、副县长纪永安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制定出台了《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办法》、《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细则》和《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及物资监督检查制度》、《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公示制度》、《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使用管理情况日报告制度》、《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发放抽查制度》、《武山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员制度》。县纪委聘请了县人大、政协机关和工商联的3名同志为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监督员,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使用管理提出了“严禁七类行为”的明确要求,公布了举报电话,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的规范运作。
四是提高救灾款物发放管理的公开透明度。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乡镇、村组和受灾户,检查各乡镇和各受灾村救灾资金物资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针对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抽查,对领取的救灾资金物资进行抽查,与发放部门的表册进行核对,重点检查有无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管、管理混乱等问题;有无截留、挤占、迟滞拨付等问题;有无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不设账目、私设账目和账目混乱等问题;有无随意分配、徇私发放或优亲厚友等问题;有无暗箱操作、隐瞒信息和不公开、假公开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全过程,都设立了灾后重建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各乡镇和受灾村救灾款物的发放都坚持调查摸底、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公开发放的程序,目前救灾款物的发放管理都做到了账目清楚、手续完备、群众知情满意。(县政府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