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大繁荣
秦安县第一中学校长 张耀清

秦安县一中学校长张耀清陪同市县主要领导视察学校发展情况
秦安教育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与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相比,与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秦安的新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牢固树立“科教兴县”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秦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高中教育“一枝独秀”问题
实现高中教育均衡发展是秦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秦安县有普通高中8所,5所分布在农村,农村高中学生占全县高中学生总数的64.88%,高考应届本科上线率较低,城区高中同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平衡,县一中历年在全县高考评比中“一枝独秀”。因此,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大骨干师资培养力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实现秦安高中教育“遍地开花”。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统筹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渴求,适应教育结构本身的变化,统筹教育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办优质教育已迫在眉捷。教育布局调整要与灾后学校重建相结合,农村教育要坚持义务教育的主体成份,小学生人数减少快,调整步伐相应要快,初中生人数近几年内相对稳定,可滞后一些,仍要未雨绸缪。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教师队伍优质化建设
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振兴秦安教育的根本。在积极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师资后备力量的同时,必须抓好抓实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大教育培训和校本教研力度。采取轮训等方式进行滚动培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用“师带徒”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培养骨干力量,突出特长,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考评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不断推动教师队伍优质化建设。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可持续发展
农村学校由于自然条件、教育投入、师资水平、办学基础和学校管理等诸多因素,难免出现一些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办学效益相对低下的薄弱校。对这类学校要对症下药,重点扶持,争取政策倾斜,在资金投入、硬件建设、教师研修培养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口支教帮扶。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可由县直学校对口帮扶,村级完小可由乡镇中心小学对口帮扶,互派优秀教师挂职学习,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可持续大发展大繁荣,为秦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