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前夕,集团党委组织了一次基层党员前往延安学习的活动。做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有幸踏上这片革命圣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此次延安之行意义非凡,收获满满。每一个场景都令我心潮澎湃,时而热泪盈眶。南泥湾359旅官兵挥镢开荒生产的奋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陈嘉庚先生“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论断振聋发聩,毛主席描绘的“十个没有”社会图景令人神往。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如同炽热的烙印,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间,给予我深刻的思想洗礼与心灵震撼。
我们学习的首站是南泥湾。站在昔日“烂泥湾”、今日“陕北好江南”的土地上,那段峥嵘岁月如在眼前。面对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边区没有消极等待,而是毅然选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道路。一把镢头,一双手,边区军民硬是在荒山野岭中开垦出万亩良田,不仅实现自给自足,还能有余粮支援前线。南泥湾精神,正是延安精神最生动、最具体的实践注脚。

这段历史给我最直接、最深刻启示是: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经营,都不能一味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顺风顺水”或政策红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持续苦练内功,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抗风险能力。如今的市场竞争如同当年的开荒拓土,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啃不下硬骨头。我们要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劲头,勇于创新,攻坚克难。
南泥湾的成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指引下集体力量的胜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党支部应充分发挥好凝聚人心、服务员工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做好思想工作、落实关爱帮扶,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企业文化,转化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从而形成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毕竟,人心齐方能泰山移。
在延安学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40年的延安之行。这段历史如同一面明镜,清晰映照出两种天壤之别的政治生态。在重庆,国民党高层奢靡成风,令陈嘉庚先生深感忧虑与失望;而在延安,毛泽东同志用窑洞自种的蔬菜、邻居大娘赠送的一只鸡招待他,领袖与士兵、群众同甘共苦,毫无等级隔阂。即便物资极度匮乏,军民依然精神饱满、充满希望。正是这番景象,让陈嘉庚先生发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震撼断言。
这句断言的根基,绝非源于窑洞的简陋,而是因为在艰苦环境中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开荒壮举,纺车飞转的自给自足实践,以及面对封锁围困时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念。这让我深刻反思: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不也正需要这样的“延安精神”吗?奢靡浪费、好高骛远只会侵蚀斗志,唯有脚踏实地、精打细算,与员工携手共克时艰,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正道。
学习过程中,毛主席于1940年提出的陕甘宁边区“十个没有”让我深受触动:“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绝非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极端条件下,凭借党的坚强领导与全体军民勠力同心,在边区打造出的风清气正、蓬勃向上、高度自律的“理想社会”雏形,彰显着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实践伟力与为民初心。

这“十个没有”本质上是自力更生精神催生的强大组织力与纪律性的集中体现:因为坚持“自己动手”,便无需“发国难财”牟取私利;因为上下一心践行艰苦奋斗,自然能杜绝“萎靡不振”、“结党营私”的歪风;因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纪律严明,才能有效遏制“贪官污吏”的滋生。这种依靠自身力量建立秩序、追求公平正义、保持昂扬斗志的能力,正是延安精神最宝贵的财富。
回到当今社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该如何构建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如何杜绝内部“微腐败”、慵懒散漫、推诿扯皮等现象?“十个没有”恰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底线、清廉的作风建设和全体员工的昂扬精气神。
作为基层支部书记,必须带头弘扬自力更生精神,倡导勤俭节约风尚、强化纪律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小气候”——这恰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延安精神绝非尘封的历史印记,而是照亮前行之路的精神灯塔。它教会我们直面困难的智慧——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精神内核,衍生出清廉自律的作风、昂扬向上的斗志与依靠群众的初心。这些宝贵财富被我们带回企业、融入工作,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养分。
我们正推动将“延安作风”嵌入企业制度建设:倡导勤俭节约以杜绝浪费,强化廉洁从业以筑牢底线,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生态土壤。同时在党员与员工中广泛宣讲延安精神,尤其聚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当代价值,让精神力量转化为激发内生动力的密钥,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市场开拓、降本增效等攻坚任务中,党员队伍正以先锋姿态践行精神内核——将自力更生的信念转化为破局的实招,把艰苦奋斗的传统化作前行的动能。回望历史,自力更生是党在延安窑洞里点燃的星火;立足当下,它更是企业穿越市场风浪的根本法宝。延安岁月里最鲜明的“艰苦奋斗”底色,理当成为我们创业路上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让窑洞灯火的光芒,持续照亮企业前行的航道。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我们必将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属于当代奋斗者的崭新篇章!
(新闻来源:春风纺织集团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