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体系,积极构建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人民调解、诉调对接、行刑衔接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区域协作,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效能不断提升,有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强化商标权保护,打假治劣护民生。坚持多点发力,健全信息共享、联动执法、行刑衔接等机制制度。天水等12个市(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签订《关中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作协议》,与平凉、宝鸡、汉中市市场监管局加强陕甘毗邻地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积极推进跨区域执法联动。持续深化“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和“铁拳”“蓝天”“清风”行动,严厉打击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等行为,规制商标恶意注册,推进联合惩戒,有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2024年,办结知识产权投诉举报63件,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23件(移送2件)。花牛苹果、天光半导体、锻压机床等9件商标被列入甘肃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第一批)。
强化专利权保护,定分止争促和解。健全完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抓前端、治未病,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2024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地理标志等案件133件。在审理一件名为“耳机充电仓”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中,依据《专利法》有关规定和当事人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耐心释法析理,通过普及《专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分析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件、合法来源抗辩成立的构成要件、侵权后果,以案释法、纾困解惑,从情理、法理的角度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意见。
强化著作权保护,综合整治拒盗版。深入贯彻《著作权法》,大力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精心打造“六项基础工程”,全面提升版权综合实力。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指导成立天水市版权服务工作站,积极组织开展“4?21”非法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参加“4?26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联合多部门开展“剑网”等专项整治,针对党政机关开展软件正版化培训,针对企业开展专题培训,面向青少年开展“版权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在图书馆、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立“图书角”,在乡镇、社区、村组开设“农家书屋普法课堂”,基本形成网上网下版权全民创新保护宣传矩阵。2024年,全市正版销量同比上升15%,版权登记量增长超过50%。
强化地理标志保护,“检察护企”助发展。积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构建知识产权“捕、诉、监、防、治”一体化保护机制,协力推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老字号及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在市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张家川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召开地理标志暨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张家川县地理标志暨“老字号”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实施意见》,设立特色产业协会,提升张家川红花牛等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养殖、加工、销售等地方特色产业链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