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全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会议暨专项行动推进机制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国家专利转化运用工作会议精神,通报2024年工作情况,对2025年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天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分会场作了题为“以‘知’促行、向‘新’图强,积极做好专利转化运用协调服务工作”的交流发言。
统筹推进,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组织领导方面。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对做好全市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转化运用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为专利盘点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政策激励方面。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天水市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完善了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培育激励等政策措施,确保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有效推进。宣传发动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组织驻市高校院所和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参加专题培训4次,广泛开展政策宣讲和业务指导,有效破解权利人后顾之忧,推动专利“能转化”“快转化”“好转化”。
精准施策,构建专利盘点转化“三个库”。构建存量专利“基础库”。采取走访调研、上门服务、网络指导、专人跟进等方式,加快盘点进度。截至4月11日,我市5家驻市高校院所存量有效专利418件,已建档盘点379件、入库299件,全部存量专利盘点进度为97.37%。构建专利转化“资源库”。组织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对专利产业化前景、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愿等进行评估,推动创新要素高效对接、精准匹配。指导企事业单位登记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移1048件。构建专利评价“专家库”。以首批分配账号的驻市高校和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为重点,依托“盘活系统”开展评价等工作,已在系统上注册企业309家,已评价专利640条。
多点发力,涵养专利转化运用“活力源”。加快专利价值实现。立足我市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聚焦电工电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驻市高校院所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2024年,我市授权发明专利126件,驻市高校院所有效发明专利54件。深化科技成果赋权。实施揭榜挂帅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支持驻市高校院所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如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修订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明确将专利转化净收益的90%奖励给专利发明人,有效激发了创造活力和创新动力。加强校企合作交流。专项行动以来,驻市高校院所累计转让、许可专利24条,已实现产业化专利6条,企业受让、被许可专利19条,累计转化专利37件。
强链增效,织牢创业创新创造“保护网”。构建“全周期”创新支持链加快成果对接。指导驻市高校院所科研创新与省列、市列重大科技专项精准对接、加速转化,构建覆盖“发明创造激励—成果转化—质押融资—企业培育”全周期支持链。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家,20户企业入选甘肃省首批“三高”企业,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5件,全市技术市场成交额达48.98亿元。打造“全链条”集成服务链加速成果落地。制定并实施天水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二版),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积极搭建政银合作、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入园惠企”行动,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32亿元。建立“全要素”赋能协作链加力成果扩面。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活动,鼓励驻市高校院所积极参与“集成电路制造材料”“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创新联合体和“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建设,强化专利转化全链条保护,营造创新创业创造浓厚氛围。
今后工作中,我局将在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指导、搭建校企精准对接平台、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强化人才支撑保障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提高创新主体活力、专利盘活效力、转化运用动力、服务创新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天水实践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