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天水市审计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征文之三十一
青春岁月映照祖国辉煌 审计热情共绘时代篇章
天水市审计局 李亚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顾往昔,展望未来。审计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在党的领导下,审计机关依法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在这一重要时刻,我们以青春的名义,见证祖国繁荣;以审计人的忠诚,抒发对审计事业的热爱。
——青春见证祖国辉煌。1998年,我怀着敬畏和好奇,开始了审计生涯。26年的青春岁月,让我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受到了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从基础设施发展到数智化转型,从绿色能源应用到人工智能创新,我看到了高铁网络延伸,移动支付普及,航天事业飞跃。这些成就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写照。26年的青春岁月,同样也让我见证了审计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审计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坚持审计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向群众身边延伸,完善审计组织方式,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项目和资金“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就业、优抚、医疗、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重点民生领域审计,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盯民生资金分配使用的关键环节,严肃查处各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推动党中央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维护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兜牢民生底线,取得明显成效。
——热情抒写审计篇章。因为热爱,所以无悔,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审计人员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着力培养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强化专业训练和审计实践锻炼,熟练掌握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制度法规政策,夯实基本功,练就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的“独门绝技”,坚守审计公正性和权威性,确保了国家资金的安全与有效使用,推动了政策的精准落实。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审计多依赖手工操作,条件环境艰苦,但老一辈审计人发扬“传帮带”精神,悉心指导和帮助审计新人。从那时起,我就被老一辈审计人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热爱上了审计这份职业。26年来,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热情投身工作。虽然时常加班加点、奔波在外,和家人聚少离多,但青春无悔。
——学习迎接科技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审计事业迎来变革。电子数据审计逐步取代手工操作,审计软件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效率和精准性。科技强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挑战。为适应信息化审计需求,市审计局2013年举办了为期80天计算机中级培训班,全市70多名干部超负荷短期内学完了大学4年的编程课程。而今的审计人应用计算机审计已成常态,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已是审计干部的必备技能。为持续推进计算机审计应用,局机关建立审计实务导师制和大数据分析团队,帮助同志们提升分析与判断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并为审计业务人员移动电脑均安装了“现场审计作业云子系统”操作终端,初步实现了审计项目数智化管理。审计人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不懈追求的专业态度,积极应用“智慧审计”系统平台,在扶贫资金、乡村振兴、重大政策等审计项目中查出了一系列违规违纪问题,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惩治了贪腐分子。
——忠诚凸显责任担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审计职能不断拓展。作为审计干部,肩负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清正廉洁、秉持职业操守是我们的基本底线。近年来,天水市审计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先后出台制度性文件20余项,建立审计质量控制负面清单,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开展“研究型”审计,突出审计现场实施等审计工作各关键节点的廉政风险防控,狠抓“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审计局被授予“全省审计系统业务标兵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组织实施的3个审计项目荣获省级优秀审计项目。这些成绩的背后,彰显着审计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队伍忠于职守、敢于担当、铁面无私,用查处重大问题、揭示重大风险的实际行动,践行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打造了“国家审计”金字招牌,值得党和人民信赖。这是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干部的无上荣光,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强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审计的声誉和形象,让“国家审计”金字招牌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