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调研,了解推动发展特色现代山地果业情况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要加强花牛苹果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管理营销模式,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天水花牛苹果是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著名苹果品牌,因其色泽鲜艳、果肉细腻、味道甜美且富有香气而享誉中外。近年来,天水市麦积区作为花牛苹果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抢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机遇,以园区化推动花牛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花牛苹果”世界知名品牌和全国头部农产品产业集群,为示范带动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建设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三基地”,提升产业质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核一带两片四组团”产业布局,新建矮砧密植隔架果园1010亩,改造提升老果园4万亩,建成花牛苹果标准化示范园75个,新增花牛苹果标准化基地1.86万亩,产业园花牛苹果种植面积23万亩,万亩以上规模化连片基地4个、千亩以上基地5个,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6.25%,年产量32.65万吨,优质果率达80%以上。大力推广果园循环农业模式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建成“果畜”循环产业示范基地2万亩,新增绿色、有机苹果认证面积1.8万亩。

二、搭建科技创新、质量监控、现代设施“三平台”,构筑创新体系。依托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天水苹果试验站、甘肃省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麦积区综合试验站和甘肃农业大学实训基地等,搭建花牛苹果省级科研创新平台4个、产学研基地3个、实验室3个,开发申请及转让专利5项,引进花牛苹果新品种28个、优良砧木品种5个。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1个、监测示范点20个,产业园内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100%。加大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示范应用推广力度,新建果园气象监测站6个、搭建果园防雹网、“三防棚”等防灾减灾设施1.3万亩,推广铺设果园滴渗管网6200亩,示范推广果园防霜机及挖沟、除草、喷药、施肥等先进农机具6639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5%。

三、补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培育“三短板”,延伸发展链条。围绕构建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园区内种植、加工、仓储、营销及关联果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62家,开发苹果脆片、苹果白兰地等深加工产品5个,引进红外线选果生产线2条、全自动果品分选线6条,建成年产10万吨果蔬汁加工灌装生产线1条。配套建成万吨恒温库3个、千吨以上恒温库62个、气调库3个、其他各类恒温库600个,冷藏保鲜总库容达30万吨,基本满足产品就地保鲜需求。与顺丰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初步建立从花牛苹果生产基地至全国、全球市场的冷链运输网络。创建“甘味”企业品牌7个,打造自主品牌18个,“花牛苹果”在2024年第九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以62.77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23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4位。

四、构建政策支持、运行管理、联农带农“三机制”,打造一流园区。建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管委会协调督导,国有平台公司、相关部门及乡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产业园管理创建运行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利用特色产业贷、苹果收储专项贷、招商引资等系列政策,整合投入资金4.6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4.78亿元支持产业园建设。引导支持产业园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党支部+”“公司+合作社+产业园+农户”“期货+保险”等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和技术培训带农富农措施,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5万个,每500亩果园配备1名技术员,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98万元,较全区农民平均水平高47%。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