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今年以来,天水市抢抓麻辣烫火爆出圈的千载难逢机遇,以打造“天水麻辣烫+”模式为牵引,以建设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为目标,举全力保障麻辣烫蔬菜有效供给,构建乡村特色旅游新业态,全链条推动乡村产业、乡村旅游同步“长红”,促进了天水乃至全省“甘味”特色农产品火爆全网,实现了乡村振兴“开门红”,为赢得“全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顺势而为,三点发力强化麻辣烫蔬菜稳产保供。一是抓蔬菜生产。把“天水麻辣烫”蔬菜产品生产供给作为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重中之重,成立蔬菜稳产保供领导小组,印发实施“天水麻辣烫”蔬菜产品稳产保供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指导生产主体加强蔬菜生产管理,合理安排茬口,优化品种结构,全力保障“天水麻辣烫”蔬菜需求,全市共繁育蔬菜种苗2.4亿株,建成蔬菜钢架大棚2706亩,改造提升设施大棚2350亩,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78.33万亩、134.82万吨,居全省第二。二是抓调度保供。进一步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调度、市场运行监测,及时发布产销信息,引导种植主体加快安排生产茬口,速生叶类菜品、菌类和土豆、手擀粉等日均供应量3084吨,供给品种丰富,市场供应充足,有效保障了“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调得来、供得上。三是抓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两手抓,加强蔬菜重点产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风险监测,严厉打击使用禁用农药和未落实农产品安全间隔期规定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把投入品使用和上市前速测关口,以“产出来”和“管出来”的两手硬措施守牢蔬菜质量安全底线,全市组织抽检蔬菜样品1496个,抽检合格率达100%。
二、借势发力,三措并举助推特色农产品火爆出圈。一是依托主流媒体强宣传。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加强与中央及省级媒体矩阵对接合作,进一步扩大天水农特产品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实效,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央媒及所属新媒体平台发布涉及天水麻辣烫及甘谷辣椒、天水花牛苹果、天水蔬菜、秦州大樱桃、麦积花椒等相关报道580余篇(条),全网累计点击量380多亿次。央视大型乡村文化综艺节目《乡村大舞台》栏目组在天水拍摄“天水好物节”。邀请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网红大咖、名人明星等现场播销天水农特产品,形成了产地和终端、省内和省外、线上和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相结合的联动宣传大格局,极大提升了天水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二是迅速搭台建网促销售。成功组织举办天水麻辣烫“吃货节”,加强与省内外兄弟城市对接联系,广泛开展美食制作、特产展销、非遗展演等活动,建成天水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和电商直播基地,吸引省内外30多个城市的300余家经营主体及商户来天水展示展销农特产品700余种,有效推动了天水特色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大市场、大终端。甘谷辣椒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天水辣椒面、天水油泼辣子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85%和196%,三是突出特色优势树品牌。借力麻辣烫高光时刻,突出甘谷辣椒、麦积花椒、武山蔬菜等麻辣烫“灵魂伴侣”农产品的品牌宣传,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金字”招牌,推动品牌效应和附加值双提升,促进了“品质变口碑、口碑变品牌、品牌变效益”,全市累计培育天水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等“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394个、“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商标品牌73个、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个,构建了“三品一标”品牌+“甘味”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四级品牌矩阵。
三、乘势而上,三轮驱动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一是以食为媒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坚持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下狠功夫、做大文章,深挖历史文化、乡村美景、特色美食、休闲康养等特色优势资源,强化政策、资金、要素支持,探索推广“麻辣烫+”模式,新推出农事体验游、石窟文化游、主题研学游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6条,打造了秦州区平南镇胡家窑、麦积区东岔镇桃花坪村、秦安县千户镇杏树湾等集休闲度假、赏花观光、娱乐美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园区,擦亮“千山万水·就爱天水”金字招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景区景点提质行动和全域乡村旅游舒心行动,加快“和美乡村”创建,补齐完善农家乐、民宿等设施短板,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快秦州区苏湾村、麦积区东山林隐、秦安县刘坪何湾、清水县香怡南塬等集农业生产、采摘观光、农耕体验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延伸产业链,激发乡村旅游新动能。积极联系组织省内外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参与天水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果树认购”活动,体验农耕乐趣,弘扬农耕文化,传承乡村技艺,开辟果品销售新渠道。二是以文为魂激活乡村文化内涵。深挖县域乡土特色文化,组织开展捣蒜罐、打铁花、戏曲等活动530余场次,创办“天水大舞台”演出60余场,通过直播形式吸引现场和直播间观众观看、互动。邀请富有西北特色的陕北腰鼓、临夏花儿、武术等文艺节目来天水助阵演出。成功承办了2024年甘肃康养旅游资源对接大会、“春绿陇原”甘肃文旅演艺天水惠民演出季、甘肃秦安桃花会、甘谷县汉服游园会、武山县油菜花海旅游观光等系列活动,大型历史舞剧《一画开天》、历史文化情境体验剧《天水千古秀》、秦腔音乐剧《麦积圣歌》、户外实景演艺《梦回天水》等火爆演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以文兴村、以文富民、以文化人,涵养文明新风,赋能乡风文明。三是以业为先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抢抓天水麻辣烫持续长红释放的“洪荒之力”机遇,深入实施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促进行动,重点在政策扶持、品牌培训、宣传推介和保障用工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广泛开展订单式、靶向式、嵌入式技能培训,新申报认定“天水麻辣嫂”省级劳务品牌,全市新增就地就近就业2.82万人,输转劳动力72.74万人,创劳务收入86.35亿元,有效发挥了“天水麻辣烫”吸纳带动就业创业的倍增效应,让农民群众吃上了麻辣烫的“技能饭”,端稳了麻辣烫的“就业碗”。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