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全面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坚持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质量监管、品牌推介“四措并举”,按照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质量显著提升、知名度不断扩大、效益日益凸显的良好局面。截至2023年底,全市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2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301个、有机农产品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综合排名在全省前列,绿色食品认证全省排名第一。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将“三品一标”工作作为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把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抓手,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确保农产品“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实施《天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两个“三品一标”建设打造天水特色“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实施方案》《天水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奖补实施办法》《天水市“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三品一标”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统筹推进任务落实,有力促进了全市品牌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推行绿色生产,夯实产地建设。坚持优质、绿色、安全导向,以建设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省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5个;实施了秦安苹果、秦州大樱桃、麦积花椒和天水花牛苹果等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9%、84.71%和52.48%,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1.8%和42.1%,全市果品、蔬菜、中药材生产面积分别达到230万亩、113万亩和26.5万亩,综合产值分别达到115亿元、104亿元和17亿元,有效夯实了“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础,全面提升了产品价值。

三、加强认证监管,筑牢质量底线。按照“质量产出来、安全管出来”的原则,严格落实企业申报、县区审查、市级审核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资料会审、现场抽检、交叉检查等活动,全面落实认证程序和标准。持续强化定期巡查,指导完善申报主体生产档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各类库房和生产记录,对使用禁限用农药及生产档案不全的企业按照情节轻重程度依法处理、整改。针对部中心评估抽检结果,联合县区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对8家绿色食品苹果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重点对生产基地投入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标志使用的规范性进行现场检查。市内持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全部纳入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的可追溯管理。

四、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始终把“三品一标”作为农业品牌建设重中之重,紧盯特色优势产业和终端市场需求,积极组织获证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国际论坛“甘味”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国内大型展会,累计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45个、中国西部博览会15个、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11个、敦煌文博会“食材奖”3项,促进产销对接,着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依托央视一套新闻直播间、二套财经频道先后4次对花牛苹果进行宣传报道,举办了以“‘醉’美花牛‘味’你而来”为主题的“2023年天水市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天水花牛苹果大会”系列活动,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等一批农特产品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