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王彦飞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哲学与科社教研部主任)

我们常说不能“认死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因为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但我们又说“万变不离其宗”,是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角度讲,这个不变的“宗”,就包括了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人们千百年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具有超越事物发展表象的规律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根本遵循。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和关键。
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新的伟大胜利的指导思想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2017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大论断,更是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题向全党提出了一个伟大而庄严的历史任务。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个活的灵魂亦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个精髓,列宁论述为“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邓小平论述为“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其核心和关键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恩格斯曾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也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对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可能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但我们只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服中国水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应时代所需”的问题。只有使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并紧跟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国内外形势,才能永葆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才能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利器。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引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活的灵魂。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六个必须坚持”上。我们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最为首要的是就是要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六个必须坚持”这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之中,成为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创造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既不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解决好“守什么、破什么”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六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解决好“天下观、观天下”的问题,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