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强化医疗机构“哨点”作用
天水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对辖区医疗机构全覆盖、再检查

为有效应对我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扎牢扎实医疗机构院感防线,切实提高医疗机构哨点监测预警能力,根据天水市联防联控办及市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天水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迎难而上,于3月6日起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3个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组,划定责任区域,由科级干部带队,积极奔赴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局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不定时、不定点到各检查组指导工作,全面督促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一是“抓重点”杜绝异常患者违规处置。各检查组暗访人员通过全程模拟患者就诊,查找医疗机构预检分诊、首诊负责漏洞,指导各医疗机构结合本地疫情发展情况,完善内容,优化流程,首诊医师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第一时间填写“预检分诊表”,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及患者诊治,确保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规范接诊。
二是“解难点”确保病区24小时封闭管理。各检查组结合医疗机构实际,要求病区通过安装电子门禁系统、房门加锁或使用物理隔断构建封闭管理基础,并安排专人值守,核查必要出入人员信息,同时由医院统一送餐到病区,保障患者及陪员的生活需求,解决了各医疗机构病区24小时封闭管理不易落实的困境。
三是“治痛点”清除院感巡查及应急演练形式主义。各检查组在多轮次督查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逐文逐项查阅医疗机构相关资料,直击部分医疗机构院感巡查浮于表面、应急预案生搬硬套、应急演练不切合实际等重点问题,责令医疗机构深入整改,杜绝形式主义,切实开展院感巡查及应急演练工作。
四是“亮盲点”消除基层医疗机构监督违规接诊风险。按照我市疫情防控要求,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个体诊所暂停普通诊疗活动,卫生监督员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骑车或步行前往辖区的角角落落,“不漏一家,不忘一处”,反复督促确认各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停诊,编织了一张全覆盖的监督网络。
截至目前,累计出动卫生监督员836人次,共检查医疗机构612户次,梳理问题合计130余条,已督促各医疗机构基本完成整改。接下来,天水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将持续保持高压监督态势,继续开展全覆盖督查,督促医疗机构有效发挥“前哨”作用,提升全员防控警觉性,全力以赴严堵“哨点”疫情防控漏洞,筑牢疫情防控医疗屏障。
(来源:天水市卫计监督执法局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