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新冠疫情对全球民众带来的心理困扰、心灵冲击波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旅居天津的天水籍作家秦岭最新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庚子“安心”行动》,就是一部与新冠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心理危机、心灵变异、精神困顿有关的科普类文学作品,该作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精装出版上市。在这之前,作品曾在《中老年时报》等报纸连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庚子“安心”行动》系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普文化工程和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是我国首部集中反映新冠疫情期间开展心理干预、心理援助的科普类文学作品,其主题有别于其他抗击疫情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以疫情期间机关、企业、医院、学校、社区、村镇中大量出现的焦虑、恐慌、狂躁人员和PTSD、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患者为视点,真实反映了新冠疫情对民众心理、精神世界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叙写了陈雪峰、刘正奎、樊富珉、史占彪、李明、吴坎坎、韩茹、钱炜、傅春胜、魏悦、姜辣、李良华等我国广大心理科技工作者、心理师、心理志愿者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实施“安心”行动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心理学界在疫情一线开展心理干预、心理援助、预防自杀等过程中创造的创新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成效。作品中列举的大量心理问题表现和心理干预案例,均源自作家秦岭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安心”行动执行委员会特邀观察员身份,深入湖北、北京、天津、甘肃等省市采访调研期间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文学理论家认为:“这是一部留住新冠疫情时期心灵灾难、心灵记忆和心灵苏醒的书。”心理专家认为:“《庚子“安心”行动》融思辨性、文学性、科普性、史料性为一炉,既适宜于广大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时参考,也适宜于心理问题人员自我疗伤,同时也适宜于大众对心理现象、心理科学、心理干预技术的认知和了解。”
《庚子“安心”行动》与秦岭早先出版的《走出“心震”带》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后者专注于地震灾难带来的心理创伤,而心理干预的理念、技术、方法却有所不同,这更引起饱受疫情困扰的读者对《庚子“安心”行动》的期待,因为大疫当前,人人需要“安心”和“心安”。(刘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