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医疗卫生>>正文
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突击队(图)
(2021/11/9 16:50:45)  来源:天水影像  打印本页

奔波在核酸采样点的“白衣天使”

——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队

  11月6日清晨5点,城市还在沉睡,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抽调24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再次集结完毕,将分赴秦州区玉泉镇18个村和石马坪街道4个社区开展第八轮大规模核酸采样。突如其来的最强寒潮让天水降温幅度达12摄氏度,刺骨的寒风呼呼吹着,雨点夹杂着雪花。早上7点,他们抵达目的地,分为60个小组进入村委、社区和居民小区,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每天清晨5点整队、7点开始核酸采样、日均采样量7.4万人次以上是他们工作的日常。他们在极高的工作强度下日复一日争分夺秒与病毒较量,他们,是人民忠诚的健康卫士!

  闻令而动  逆向而行

  10月29日凌晨1点,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定新接到上级指令,因麦积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决定对城区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有15个核酸采样点需市一院负责。

(快速反应  紧急行动)

  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有人守护!王定新要求医院护理部立即调集骨干护士和必要的物资,随时待命,并再三强调一定要“抢时间、提效率、强担当”,坚决防止“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同时要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安全。护理部闻令而动,连夜紧急调集精兵强将和物资,并迅速进行了安全防护再培训。清晨5:30,护理部主任靳绮向王定新院长汇报:“90名护士集结到位,物资准备就绪,并完成核酸采样培训,随时准备出发!”

(注定又是个不眠之夜)

  晚上10点,首次派出的90名护士工作接近尾声,医院又接到新任务——桥南街道办龙园社区及花牛镇等部分社区急需进行核酸筛查!为了抢时间完成任务,靳绮决定再抽调36名护士分两组由她和科护士长郭靓带队连夜分赴两个采样点,让连续作战10余小时的90名护士姐妹们稍作休整。这36名护士,彻夜奋战,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才完成任务。当天下午4:50,护理部副主任何永丽带领第三批64名护士再出征,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完成了北道阜社区8个核酸采集点的采样工作。

(30日晚上10点多,靳绮、郭靓二人带领50名护士再次赶赴麦积区核酸采样点)

  夜以继日的奋战背后,没有人知道,护理部主任靳绮的母亲突发重病刚刚离世不久,她尚未走出悲痛,休假在家陪伴老父亲。但得知兰州出现疫情后,靳绮马上意识到医院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临战状态,她提前结束休假,积极投入护理防疫工作。从29日清晨带队出发,到31日上午最后一个返回,当医院志愿者车队去接她的时候,本就贫血的她显得更加疲惫不堪……正是以她为代表的护士团队临危不惧、逆行出征,保证了在短短48小时内,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抽调243人次完成了麦积区道北、桥南、花牛等街道、乡镇的40余个核酸采集点39921人次的核算采样任务,为麦积区城市大规模核酸采集赢得了宝贵时间。

(无论老幼,一丝不苟)

  争分夺秒  夜以继日

  10月31日,随着甘谷、武山等县区和平凉、庆阳、白银等市州核酸采样人员开始支援麦积区和秦州城区大规模核酸筛查,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队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秦州城区,护理部每天抽调6名护士长带领200-240名护士深入秦州区各街道、社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每天天还没亮就出发,回来已是深夜……做核酸采集时,护士们一方面怕排队的群众等候时间太长,另一方面怕穿脱防护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总是坚持到当天全部采集工作结束才吃东西,他们身着防护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滴水未沾、粒米未进,有好几名护士都因连续作战、体力不支而晕倒在现场。

(国家督导组专家到核酸采样点检查指导工作)

  11月1日下午,一阵冷风过后下起了大雨,晚上9点多,地势较低的弘文园公园核酸采集点的临时帐篷被积水漫过,护士们站在冰冷的水坑里采样,维持秩序的社区工作人员劝说护士等雨停了再干,但他们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争分夺秒按时完成任务。当他们在深秋寒夜中为排队的最后一个群众做完采集时,每个人的面屏上都布满了凝结的水滴,口罩在面庞上压出了深深的印痕,手套里的皮肤已被浸泡得苍白而褶皱,但无一人有一句怨言。深夜11点多,天水师院宿舍楼下采集点完成采集工作时,两面宿舍楼里的学生都不约而同高歌起来,向辛勤工作了一整天的护士们致敬,护士姐们挥舞着手臂和大学生们互动,这份感动瞬间温暖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夜以继日 披星戴月)

  “11月5日,是我进行采样工作的第8天,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玉泉镇的玉泉村。村长告诉我们这里的常住居民有两千多人,我们明白只有加快速度才能让所有群众都完成当天的采样,大家都在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工作。当我们都精疲力尽时,一位可爱的青年在他自己采样结束后,面朝护士们鞠躬,行军礼,连声说‘你们辛苦了’。”手术室男护士雷涛说,那一刻,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问候,让他们觉得这么多日日夜夜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党旗在抗议一线飘扬)

  短短一周时间,她们夜以继日、披星戴月,跑遍了大部分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秦州的大街小巷处处留下了她们的身影。

  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

  连日来,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时刻紧绷一根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定新带领全院医务人员闻声而动、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役中,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为了方便及时安排部署工作,所有院领导吃住在医院,办公室成立临时的家。

(院长王定新深夜慰问核酸采样人员)

  白天,院领导轮流到个核酸采集点现场督导,逐个检查指导各站点组织秩序、感染防护,要求严把技术规范。深夜,院长王定新总要到每个采样点看望慰问工作人员,叮嘱工作人员全力做好采样及个人防护工作。

(市委书记张永霞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市委书记张永霞曾多次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指出,作为保障全市人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医院,不能出任何问题。

(规范操作 防护到位)

  院党委把院感防控工作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安排部署,全院职工的共同目标就是守住医院职工、患者和陪员零感染的防线和底线。为此,医院加强院感防控力量,每天查找医院重点科室、部位、工作环节等在院感防控方面的漏洞和不足,不断改进;为减少交叉感染,医院合并部分科室,腾出8层病房,采购必要的生活用品,满足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核酸采样、核酸检测基地、急诊等特殊岗位因闭环管理不能回家的人员的休息需求。他们大多为人父母,当听到孩子隔屏叫着妈妈时,他们也不禁流泪,而此刻他们只能像战士一样坚强地擦干眼泪,克服种种困难,坚定信念,不负使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核酸采样队赶赴东岔镇入户采样)

  医院有些护士因所居住小区管控的原因,健康码成了“黄码”,需要居家隔离,这使得本就紧缺的护理人手更加不足。为此,院领导及时调整思路,抽调医院部分医生和职能科室职工积极加入到核酸采集队伍,做力所能及的协助工作,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市一院人”,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正如一位护士在朋友圈的感言:

  “白衣执甲处,

  寒风奈我何,

  每一位来到你身边的人,

  不知道你是谁,

  他却知道你为了谁。”

  从接到上级指令的第一次集结到11月9日,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医护队先后抽调医护人员1867人次,完成核酸采样460168人份,他们先后完成了对集中隔离点人员、重点人群、党政机关单位人员、外援专家团队、成人高考考场考生等人群的上门采样工作,而且为天水市麦积、秦州两区八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个个奋勇,冲锋陷阵,不负重托,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赢得了荣誉!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第8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顺利结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无异于一针强心剂,让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1800多名医务工作者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出发前的物资准备需要一个多小时)

  核酸采样所需物资都要医院自己准备,防护服、隔离衣、冷链箱、采样管、标本袋、医疗垃圾桶等共计25种必备物资,每一次,她们亲自搬运物资紧急集结;每一次,都像急行军一样来得很突然。在一次次的大考中她们以“反应迅速,立即行动,操作规范,防护到位”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她们,给党和政府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同时体现了市一院人的大医担当精神。

(副院长陈江鱼带队,再赴东岔镇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11月8日中午1点,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核酸检测队再次接到任务,42名护士在副院长陈江鱼的带队下到麦积区东岔镇深入农户采样1146份,回来已是凌晨五点多。

(市委书记张永霞在核酸采集点慰问医护人员)

  11月9日,市委书记张永霞到东岔镇调研指导工作时,碰到当天采样的市一医院32名工作人员,张书记对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队连续作战,披星戴月,争分夺秒,勇往直前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院派出的督导小分队)

  她们冲锋一线,啃最难啃的骨头;她们坚守后方,守最难守的防线。按照天水市联防联控办公室和天水市卫健委的安排部署,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抽调10余名护士长成立督导组,深入秦州、麦积两区292个核酸采样点、市内11个集中隔离点进行核酸采样技术规范化督导,走进5个特殊场所督导环境消杀等工作。

 

(在隔离点指导消杀工作)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众志成城,我们必胜!

  这是她们的誓言,更是每一位市一院人的担当和使命。

(核酸采样点,两名小朋友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相 关 新 闻

·天水市一院:“青”心抗疫战地报道(四)·天水市一院:抗击疫情的侦察兵——默默守护的检验人(二
·天水市一院护理团队:高举南丁格尔提灯,抗疫路上逆风·天水市一院:凝心聚力“青”心抗疫战地报道(三)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逆行中的感控人(图)·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默默守护的检验人(图)
·天水市一院:凝心聚力 “青”心抗疫战地报道(二)·天水市一院:疫情期间的特殊急诊(图)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慰问一线人员 坚定战“疫”决心(·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赴五院抗疫医疗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召

新 闻 推 荐

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突击队(图)

·天水市委统战部全体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抗击疫情志
·天水经开区:疫情中逆行的一群人(二)
·【党旗飘扬在一线】张婵:封控小区高扬的“党旗红”
·天水经开区抗击疫情典型事迹(八)
·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突击队(图)
·天水经开区抗击疫情典型事迹(七)
·秦州区委直属机关工委慰问疫情防控一线机关党员干部
·杜威:退伍军人不褪色 疫情防控再冲锋(图)
·秦州区执法局持续开展流浪犬捕捉行动(图)
·尹斌:奔跑在“送餐”路上的爱心使者(图)
最 新 图 片
天水三院又喜登全国首批“CAAE一级癫痫中心”之列(图 峥嵘七十载 筑梦新时代(图) 天水在线微信采访天水市第四批驰援武汉医护人员苏建 天水在线微信采访天水市第三批驰援武汉医护人员王星 天水在线微信采访天水市第二批驰援武汉医护人员赵艳 天水在线微信采访天水市第二批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姜小

 资讯快递
·武威市人民医院驰援天水医护人员:一道同云雨  天水
·武威肿瘤医院驰援天水医护人员:选择了守护,便“疫
·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突击队(图)
·天水市一院:“青”心抗疫战地报道(四)
·天水市一院:抗击疫情的侦察兵——默默守护的检验人
·武威肿瘤医院驰援天水核酸检测小分队:感谢天水人民
·天水市妇幼保健院党委战“疫”纪实三(图)
·天水市四院核酸采样队成立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图)
·办公场所及公共场所消毒
·为什么要一再强调及时主动报告?
·天水市一院护理团队:高举南丁格尔提灯,抗疫路上逆
·收取快递的正确姿势,你做对了吗?
·勤洗手为什么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天水市一院:凝心聚力“青”心抗疫战地报道(三)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逆行中的感控人(图)
 文化历史
·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用生命记录抗战的战地记者
·亲历者揭秘人民大会堂建设背后的故事
·大年初二话民俗 回娘家祭财神爷
·2021农历年为何称“辛丑牛年”?
·2021年为啥“晚春节”?
·腊八节的由来与朱元璋有关?它的习俗不只有喝粥
·抗美援朝运动在甘肃(图)
·中国的节日文化
·老兵高晋文:亲眼看着黄继光牺牲
·祖国·正义·和平——抗美援朝纪念馆巡礼(图)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吃水饺、喝羊肉汤……你家乡的冬至习俗有哪些?
·中秋佳节,品味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诗词
·赏月拜月、吃月饼……你记忆里的中秋节什么样?
·立夏习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饭 “称人”以验肥瘦
 博 客
·桃花沟赏秋
·石门云海
·一代宗师欧阳修
·紧急停水通知
·天水蒲家和天水方志
·石门景区惊现佛光
·李晓东:军中有一范
·为孟晚舟胜利归来
 播 客

·唱支山歌给党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李岘村的麦子开镰
·天水秦州万达广场开业盛典(视频
·秦州区玉泉镇全体干部激情高歌
·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国》
 娱 乐

·中演协发布公告对李云迪进行从业抵制
·2021国庆档:新主流电影引领观影潮流
·“国庆档”主流大片票房领跑 《长津湖》33亿元居榜首
·影视剧如何讲好人民军工故事
·新主流大片强势领跑 国庆档电影迎开门红
·三协会就吴亦凡被批捕事件发声
·选秀“偶像”岂能逃避社会责任!
·偶像背后的“推手”有多疯狂?选秀节目该冷静了
·郑爽的16家公司 现在不“爽”了
·《新刘三姐》: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经典(图)

 社 会
·钱镠墓被盗案一审宣判 两被告被判无期徒刑
·揭秘“演艺练习生”招募乱象
·“优秀企业”背后的骗局:7万场“野鸡”评选
·明日处暑已“出伏” 今年会否提早入秋?
·本年度最值得观赏流星雨13日凌晨迎极大 每小时洒落逾
·当官不成转而求财?他签名时把“才”写成“财”
·长沙一市民编造疫情管控“通告”被拘
·北京警方:吴亦凡涉嫌强奸罪已被依法刑拘
·手机出现这个画面,请赶紧挂断!
·北京警方通报“都美竹吴亦凡事件”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