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继红,男,回族,现年51岁,张家川县张家川镇上磨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该合作社于2014年注册成立,最初注册资金为200万元,现已达到500万元,合作社成员86人,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吸纳带动十多名贫困人口务工,并租赁贫困户200亩土地进行种植饲料玉米,建设了200头规模标准化养牛场,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养殖效益明显,2015年被天水市畜牧兽医局命为市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2016年被甘肃省农牧厅命名为省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在成立和发展壮大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马继红采取了几项有效的措施,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是租赁贫困户土地,提高收入。合作社租赁贫困户草场土地,每亩给予租赁费500元(全县种植最高价)。土地租赁期为十年,前四年给农户付现金。从第五年开始,合作社给农户用土地租赁费扶持购置基础母畜,发展生产。主要是考虑前五年解决贫困户的看病、上学、还债、建房等基本支出,等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扶持贫困户购置基础母畜,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二是吸纳贫困户就地就业或者入股分红。农户可以给合作社务工,月工资标准为 3000元,每年有一千工次。同时,鼓励引导农户以劳动力和土地入股合作社,年底进行分红,带动转变农民生产经营观念,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合作社购置玉米青贮打包机,组织10多名成员及贫困户劳动力开展打包销售及调运工作,给周边提供饲草,保障畜牧业生产。目前,通过合作社的有效带动,跟市场有效对接,有效提升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加快了地方畜牧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步伐。

马继红致富不忘乡里乡亲们,“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想尽办法,全心全意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一是采取 “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以“为养殖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为宗旨,在管理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购牛,解决贫困户买牛难的问题;统一饲养标准,保证牛的育肥质量;统一技术服务,解决贫困户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统一产品销售,保证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失。二是采取折股量化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将产业配股资金入股合作社作为股金,每年以不少于8%的利润返还给贫困户,使贫困户通过产业配股资金增加收入。三是流转周边土地200多亩,通过种植和不低于市场价收购饲料玉米帮助周边贫困户增收。四是吸纳贫困户10余人到养殖场打工,通过解决富裕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通过一系列高效优质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肉牛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贫困户通过养牛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