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由天水市文明办组织的“天水好人”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共有60人获得“天水好人”荣誉称号,引发社会热议,受到广泛好评。他们当中有各类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他们都很平凡普通,但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职业分工不同,但都在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日前,2018年第三季度“天水好人”名单正式出炉,陈润明等15位市民榜上有名。天水在线《天水好人 百姓榜样》栏目将继续讲述每一位天水好人的感人故事,集中展示我市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进一步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陈润民,男,汉族,生于1967年6月,土门镇刘湾村村民。一提到陈润明,人们总是由衷的称赞。他始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更多的人。
90年初,陈润明入赘到丧夫不久的褚巧梅家中,瘦弱的他扛起了这个破碎家庭的重担,一扛就是20余年,3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在他的照顾下读书、成长,一个原本羸弱的家在他的经营下,开始变得有希望,有生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体弱的的褚巧梅突然变得精神异常,行动不变,生活不能自理,这对于陈润明来说无异于天塌了下来。当时最大的孩子12岁,最小的孩子10岁,3个尚在读书的孩子,家中10余亩的耕地,而今又多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日日呵护陪伴的爱人,面对这一切的困难,陈润明没有倒下,他以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所有的磨难,也扛起了这个家所有的希望。

从2000年至今,陈润明每天都是早起为妻子褚巧梅洗脸、擦身,然后去厨房为三个孩子和几患病的妻子做好早饭,送孩子们去学校后,安顿好卧病在床的妻子,忙完家里的一切,又开始收拾农具,去地里劳作。十八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十八年的呵护,却印满了苦涩与坚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每天看着妻子吃饭是陈润明最开心的事。看着妻子一天天好转,从卧床不起,到现在妻子可以自己吃饭,这一切的付出,润明乐在心里,笑在脸上。如今,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可以自食其力,这对于润明来说身上的担子总算轻了一点。但是,今后的路还很长,妻子褚巧梅病情时好时坏,每年都需要住院两三次治疗,每天都需要端水送饭。一边是需要照料的爱人,一边是家中刚刚培育起来的产业,这两副担子还得他来扛。日渐伛偻的陈润明并没有倒下,照顾妻子、务好庄稼都是他的责任,他说,“这条路虽然长,但有爱,不会觉得累”。

陈润明既是一位好丈夫,也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热心人”,村里谁家遇到农忙、红白喜事来请陈润明帮忙时,他都有求必应,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帮助别人,有的一干就是好几天,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乡亲之间,邻居之间,他发现谁家有病人就主动前去看望;谁家盖房子盘炕,他都会尽力帮助。在村里,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不计得失的热心人,邻里有难他总是热心帮助,村里有什么活动他总是积极参加。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同一个村子生活了一辈子的邻居,不是亲房胜似亲房,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中留下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每家总是会遇到一些重活、累活需要人帮助,只要别人一开口,陈润明总是放下自己的事情去帮助别人,甚至被人还未开口,只要是他看见都会主动去帮忙。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