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
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围绕传承弘扬伏羲文化建言献策

8月25日,甘肃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省级民主党派负责人、省内专家学者围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承弘扬中华伏羲文化”积极建言献策。
省政协主席冯健身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夏红民到会听取意见建议,会议由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主持。省政协副主席张津梁、张世珍及秘书长陈伟出席。天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天水公祭伏羲大典组委会办公室、市伏羲庙管理局、市政协文史委、天水师范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省直相关部门、省政协办公厅、各委员会负责同志。
座谈会上,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石晶同志作了《关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弘扬中华伏羲文化的建议》的发言,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伏羲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省在传承弘扬中华伏羲文化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伏羲文化产业园、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伏羲文化打造成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六点”对策性建议;天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小熊就关于举全省之力把传承弘扬中华伏羲文化提升为国家文化战略提出了建议;市文化旅游局局长仙松涛就关于对卦台山及三阳川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的建议;市伏羲庙管理局局长、市博物馆馆长李宁民就关于改进提升公祭伏羲大典举办水平,进一步扩大伏羲文化影响力提出了建议;天水师范学院刘雁翔教授就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承弘扬中华伏羲文化建言献策;天水聚宝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师凤轩就关于加强伏羲文化研究开发、建立伏羲文化研究智库提出了建议。省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记者站站长孟永辉,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李晓霞,兰州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顾问柯杨,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大地湾考古发掘学术组专家、省人民政府参事郎树德等省政协委员,省上专家学者也先后发言。市政协副主席安志宏、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雍际春也分别向会议提交了《加强伏羲文化保护力度,建设陇东南祖脉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全力打造中华伏羲文化研发传承和宣传基地》的书面材料。
大家一致认为,我省是“羲皇故里”,深入推进我省中华伏羲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弘扬和传承,对扩大文化交流、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和文化繁荣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针对如何传承弘扬伏羲文化,有委员建议,成立伏羲文化专门研究机构,建立伏羲文化产业园,建设以中华伏羲文化为重点的始祖文化旅游圈;有委员认为,应把两岸祭伏羲作为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个文化战略科研课题,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人文始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如何做好伏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专家建议,要加强伏羲文化硬件建设,推广伏羲文化教育发展;有委员认为,应梳理伏羲文化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其他资源,促进伏羲文化产业化。
与会人员还重点就提升公祭大典举办水平、探索伏羲文化和当今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等提出具体建议。

冯健身主席对大家的意见建议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承弘扬中华伏羲文化议政建言是省政协年度协商计划中的一项,省政协相关专委会在会前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开好此次会议做了充分准备。分管副省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到会听取意见,与会同志所提意见建议为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要积极推动会议成果的转化落实,对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归纳梳理后报省委省政府供决策参考。他强调,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切实加强中华伏羲文化工作研究利用和开发工作,多渠道展示了陇原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要自觉地把伏羲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利用融入“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深化宣传教育,创新方式方法,提升伏羲大典举办层次,构建传承弘扬伏羲文化的新格局。要着力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伏羲文化保护传承的扶持力度,切实把中华伏羲文化研究好、利用好、开发好。

副省长夏红民充分肯定了与会委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并简要介绍了我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承弘扬伏羲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传承弘扬中华伏羲文化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有利于提升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华人华侨发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桥梁纽带作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研究探索,充分发挥两个战略平台作用,做精做强伏羲公祭大典,抓好顶层设计,改进研究方法,把文化研究和考古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交流,共同推进我省中华伏羲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弘扬和传承。

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主持会议
省发改委、省旅游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大家所提意见建议作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