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中共天水市委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12-23 20:24:16)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中共天水市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是天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共天水市六届十次全委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共甘肃省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研判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认真研究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目标,坚持“关天经济区引领、国家级园区支撑、现代化城市带动、县区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了天水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总量先后突破400亿元、500亿元大关,在全省排名持续前移。财政收支实现双翻番。投融资平台作用发挥明显,金融支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效。集中精力加快扶贫开发,五年减少贫困人口88.3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3.26%下降到14.5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825元增加到5629.8元。贫困地区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着眼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下气力转方式、调结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非公经济、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三次产业结构由20:38:42优化为17:37:46,多元支撑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加快中心城区、五县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35.6%,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0平方公里。以“3341”项目工程为抓手,实施了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建设项目,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观。

  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沉着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暴洪和群发性地质灾害,夺取了抗洪抢险全面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每年兴办一批惠民实事,市级财政支出85%左右用于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和14.7%,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民生安全网更加牢靠。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创出了一些在全国、全省领先的经验。公祭伏羲大典实现海峡两岸同步共祭,成功承办全国性重大赛事活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引进项目和资金数量实现新突破,园区成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地。进出口总额是“十一五”期间的3.5倍。

  尤为重要的是,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同时,依法治市深入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局面巩固深化,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营造了心齐气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总体而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总量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是在自然灾害频发、发展基础薄弱、资源约束加剧的条件下取得的,极大增强了全市上下加快小康建设的信心决心,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从面对的挑战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国内外宏观形势对我市经济发展的负面传导效应需要努力化解;我市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不少瓶颈和短板,传统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结构带来的成本压力和风险较大,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影响制约转型升级发展的一系列困难矛盾需要努力化解。从面临的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为我市加速技术进步与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新契机;特别是中央和省委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持续加大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支持力度,省上加快实施三大国家级战略平台、打造“六大支撑”,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我市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等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市场和开放机遇多重叠加,为我市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增添了新动力。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总体上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适应、引领和推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西北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精神状态由保守封闭向争先进位转变,趋利避害、奋发有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三)“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的部署,牢牢扭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遵循“八个并重”总体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不松劲,更加突出提质提效、更加突出创新创业、更加突出开放开发、更加突出共建共享、更加突出安定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十三五”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是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潜能,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为实现转型升级动力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县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三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围绕提升“陇上江南”品牌和打造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南部基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力推动美丽天水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是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大战略机遇,统筹用好内外市场,着力打造经贸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并发挥作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是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支撑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确定“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力争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市生产总值跃上800亿元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上30000元台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上10000元台阶,综合实力在全省争先进位。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非公经济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稳增长中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业比较充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凸显。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理念普遍树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循环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控制指标之内。

  ——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实现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联通、航路广通三大突破,国际“陆港”和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紧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信息基础设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始祖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首位产业。

  ——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基础全面加强,责任普遍落实。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意识切实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可追溯制度有效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天水建设取得新进步。

  落实以上奋斗目标,必须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向西开放大门户、物流集散大枢纽、清洁能源大基地、文明传承大平台、生态安全大屏障”的战略大局,进一步找准天水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通过打造重大平台和战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中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次核心城市。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引领,以统筹城乡和县域发展为手段,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动力结构转型升级,努力把天水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活力充沛的重要次核心城市。

  在打造向西开放大门户中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统领,依托三大国家级园区平台,打造连接关中、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构建大开放大开发新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天水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

  在打造物流集散大枢纽中加快建设国家信息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发挥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物流运输、公共信息、存储配送三大平台,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形成服务西北、面向全国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努力把天水建成陇东南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和国家信息交通物流枢纽城市。

  在打造清洁能源大基地中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城市。深入实施《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完善以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社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努力把天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城市。

  在打造文明传承大平台中加快建设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保护好文物“祖业”、推动好文化事业、发展好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祖脉”文化旅游圈打造,努力把天水建成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打造生态安全大屏障中加快建设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南部基地”,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推动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努力把天水建成最佳宜居环境城市。

  三、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立足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市情实际,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深化拓展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推进行动,加快实施“1+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依靠自身努力,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生产实现就地脱贫;对难以实现就地脱贫的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争取加大转移支付,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将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发展教育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智力低下的实施兜底性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防止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规范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

  (二)着力补齐小康短板。以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村组道路建设、农村路网改善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危房改造、生态治理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实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以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为重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贫困乡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全面完成“改薄”任务,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费职业教育,率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在高校录取、毕业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科技扶贫,加快贫困乡村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综合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文化惠民扶贫项目,加快“乡村舞台”建设,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全覆盖;提高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水平,建立引导医疗卫生人员到贫困乡村工作的政策机制。

  (三)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加快“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优质林果、设施蔬菜、畜牧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对接市场用工需求,实施劳动力精准技能培训,创造转移就业条件,引导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快贫困乡村销售和流通体系建设,鼓励支持电商扶贫,发展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地头到车间”延伸,让贫困群众分享更多农产品加工经营收益,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四)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坚持市级协调、县区主体的领导体制和片为重点、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考核,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实行贫困县区、乡镇考核重点向脱贫成效转变。将资源向贫困乡村配置,政策向贫困乡村倾斜,资金向贫困乡村集中。创新投入方式,整合涉农资金,强化金融支持,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深度融合双联行动,建立对口帮扶常态化机制。统筹扶贫力量,对接国家和省级定点扶贫,拓展东西扶贫协作,推进友好城市合作开发,完善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

  四、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发展动力

  牢牢把握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改革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运用改革办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发现培育新动力源、挖掘打造新增长点。

  (一)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充分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继续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重点实施一批管长远、增后劲、补短板、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推动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扩大居民生产生活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充分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坚持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相结合,吸引境外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参与市内企业改制重组,支持市内特色、骨干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间性试验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以企业为主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项目,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依托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农业科技园区等平台,推进新技术研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合理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造创新驱动引擎。加快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科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制和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奖励、问责机制,引导科技资源合理配置。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扶持和培育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管理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三)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广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模式,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完善国资监管机构和体制,推动国资监管由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合理控制政府举债规模,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引进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股权投资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运用,发展普惠金融,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和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不合理规定,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五、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立足产业发展基础,把握产业发展新态势,抓住结构调整窗口期,继续坚持“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升级。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县域工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坚持“一区多园”思路,完善园区规划设计,强化吸纳、承载、服务能力,加快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紧盯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增容、转型发展。推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年销售收入百亿元的六大产业集群。支持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延伸拓展产业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承接转移产业链等方式,引进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战略投资者,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瞄准市场消费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先导产业。培育壮大领军企业,扶持星火机床、长城电工、华天电子等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县区引进培育领军企业,打造行业发展局部强势。着力构建产品群产业群,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规模优势,提升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壮大以数控机床、集成电路、工程机械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以现代中药、工程药物、新型制剂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发展天使基金、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基金,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多元支撑。

  (三)做大做强服务业。顺应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态势,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打造一批重点物流品牌,统筹建设物流运输、公共信息、存储配送三大平台,全力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集散基地。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服务业集群。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以中介服务为重点,加快发展会计、审计、律师、经纪、担保、会展等商务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法律、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支撑水平,构建布局更趋合理、发展更具活力、特色更加鲜明、效益更加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西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深入实施“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培育一批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不同层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基地。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强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与农业产业化相配套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子商务等现代新型流通业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社会力量、工商资本依法有序参与农业经营。创新推进甘谷县全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继续实施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梯田建设,治理水土流失。

  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等战略机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一)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目标,按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要求,立足整体、着眼群体、盯住单体,高起点修编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结合、与自然生态结合、与特色文化结合,形成产业发展迅速、功能分区清晰、生态环境优良的格局,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体现现代化城市风貌。坚持“东西延伸、南北优化、相向对接”总体思路,依托我市主体功能区和交通走廊、资源分布等现有条件,打造“一核、三轴、两区”城镇区域空间布局。突出优势互补、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加快构建秦州、麦积、甘谷、秦安、三阳新区五区和武山、清水、张家川三县的“五区三县”大城市框架。加快秦州新城、成纪新城、颖川新城、东柯新城、空港城、社棠工业新城等新城开发建设。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统筹抓好公共停车场、社区市场、公共厕所、垃圾污水处理和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强化引领带动作用的同时,高标准推进县城规划建设,发展壮大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卫星镇。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各县的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功能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打造特色产业片带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各展其长、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协调推进的组团联动格局。秦州、麦积两区主攻城市经济,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甘谷县、武山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现代物流和新型工业;秦安县在延伸果品产业链条、提升商贸经济发展水平上做好文章;清水县、张家川县在发展壮大富民产业的同时,大力开发矿业和能源产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创优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有序推进城镇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为目的,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经济规律,优化城镇布局,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产业、促进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强化城镇间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心城区和乡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提高城镇内在承载力。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提高城镇聚集产业功能,促进农民工更好融入城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城镇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建设功能齐全的乡村聚落空间,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整治城乡人居环境。争取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享受国家有关回族聚居区的优惠政策,支持创建全国“两个共同”示范县,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围绕建设国际“陆港”和国家信息交通物流枢纽,完善提升公路、铁路、航空、管道、邮路,形成立体化的交通运输和信息流通网络。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强化国省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公路建设,加快市际出口通道联接,推进市内公路联网加密和改造提升,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乡镇通国省道、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构建“十”字型铁路网格局,形成保障有力的安全运输通道。加快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力争开通更多航线。实施“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城区引洮供水、曲溪城乡供水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有力的城乡供水体系、增产增效的农田水利体系、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推进水源工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一体化建设运行。探索水利工程股权出让、委托运营、整合改制等建设运营模式,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实施网络强市战略,争取国家和省上在我市布局设立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规划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实施县区基础网络和“宽带乡村”工程,打造数字天水。加强基础测绘,完善地理信息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提高网络管控能力。

  (五)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完善防震、防洪、消防、人防等防灾减灾和预警应急处理系统,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城市各类规划实施的管理,防止和杜绝未批先建、随意变更规划等现象,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探索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提升重点路段、景区景点和公园广场等区域管理水平,强化市容市貌、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综合执法,解决城区交通道路拥堵、背街小巷脏乱差以及城郊、小城镇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

  七、着眼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

  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深度融合为方向,以始祖文化历史区建设为统领,坚持保护文化“祖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三业”并举,努力建设文化大市、旅游强市。

  (一)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建成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加快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纪念馆、体育馆、青少年宫、文化站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规范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与利用。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向农村倾斜。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科普、全民普法等活动,推进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加快媒体数字化发展,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创作生产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新创剧目和影视作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建设。

  (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加强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石窟文化五大历史文化研究,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编制完善《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天水市城市风貌规划》,加快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全面推动秦州古城及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风貌修复、环境整治与开发利用,加快实施西关古城区抢救性保护与复兴项目。加强历史街区、文保单位、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及构筑物、考古遗址的抢救性修缮、标识解读,加强古树名木的复壮和保护。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纠正无序和盲目建设,有序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

  (三)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围绕打造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陇上江南·中国休闲旅游生态家园、人文天水·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定位,实施《天水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天水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中华伏羲文化城,推动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国家公祭。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优质文化旅游品牌,加快麦积山大景区、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数字游客中心建设,实施A级景区创建晋级,培育精品旅游线路,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信息化发展。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影视制作、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高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水平。创新产品模式,引进和建设一批参与性、体验式的特色游乐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养生保健,推进医养融合,建设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打造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重要基地。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培育体育运动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

  八、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平台,坚持打好“生态牌”,实施蓝天、碧水、平安、宁静、生态五大工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富市、绿色惠民。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国家和省上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严格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界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县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提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的产业和人口聚集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进“多规合一”,完善空间规划体系。以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推进天水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和全国十大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为载体,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制度,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行动,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综合利用,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三)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倡导合理消费,管住公款消费,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四)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分区域综合治理,推进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强化河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加快实施渭河干流天水段及其支流、西汉水等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继续实施以泾渭河流域百万亩防护林基地为主的三北五期防护林建设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大退牧还草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保护森林、湿地、草原等,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施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严格环境执法,落实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九、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天水段建设。充分发挥战略通道、区位生态、产业资源、历史文化等优势,着力把天水打造成向西开放、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战略平台。围绕向纵深梯次开发开放空间格局,以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龙舟赛、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影像丝绸之路中国天水国际摄影双年展等重大活动为依托,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天水影响力。积极组团参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等活动,缔结友好城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交流、产业合作和文化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促进沿线城市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和高校之间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化,辐射带动各领域务实合作。

  (二)落实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任务。以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引领,全面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天水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认真实施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着力打造经济区西端新的经济增长极。按照“联结陇东南、融通大关中、对接大欧亚”思路,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加强省市联动、市市联动,增加兰州—天水“麦积山号”旅游专列车次,开通天水—西安“天水号”旅游专列,加强与关中地区城市及平凉、庆阳、陇南等市的交流对接,深化交通、工业、文化、旅游、商贸等领域协作,落实签订的各项合作协议。加快建立跨区域的信息、技术、金融、市场资源共享机制,争取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主动参与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实施“东联西出”开放发展战略,依托西安港、“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以“借船出海”更好融入区域发展大局。

  (三)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完善布局,创新模式,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标准、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加快建设天水海关,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建立综合保税区。鼓励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深加工农产品等特色优势产品面向中西亚及中东欧市场扩大出口,争取在天水设立国际贸易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完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建设远销中东、中亚、南亚等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广泛开展与中西亚国家的金融服务、技术研发和外包服务,促进贸易、资源、技术的融合。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便利跨区域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

  (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机制。实施优进优出战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紧盯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打造项目建设升级版。准确掌握招商引资新动向,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主动寻求与东部地区的战略合作,引进集约用地型、优势互补型、填补空白型和梯度转移型项目,逐步构建以产业集群促进转型升级发展的格局。转变招商引资思路,大力招引智慧产业、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招商引资向“互联网+”迈进、向高端产业迈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互联网招商、概念招商、并购招商,促进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效益。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投资发展软环境。

  十、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要求,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总结秦安县教育园区试点新模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教育布局,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特色实验校、省级示范校创建。支持驻市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把天水农校、天水卫校创建成高等职业院校,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特别是条件艰苦乡村的教师待遇水平,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良好校风学风。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发展继续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园区,引进国内名校在我市设立分校。

  (二)大力扶持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自由流动。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工作,保障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的就业工作。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加强劳动执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落实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拓宽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优化收入结构。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社保资金筹资机制,加强风险管控。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落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逐年提高城乡低保供养水平。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落实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实现参保人员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统筹救助体系,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关爱服务体系。

  (五)推进健康天水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坚持预防为主,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传承伏羲中药文化,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发展。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和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推进健康天水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坚持卫生与人口工作融合发展,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落实优生优育措施。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十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中坚力量。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舆论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化国防宣传教育,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三)团结动员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激发全市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新阶层人士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四)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总结推广“人才特区”建设试点成果,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培养锻炼和教育培训,紧扣产业发展导向,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引领创新发展。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总结推广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的做法经验,坚持引育结合,以用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专业为需求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育得好、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社会环境。

  (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提高各级党组织依据宪法法律、依据党内法规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好地方立法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创新推进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建立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和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保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秩序。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天水,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障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公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调解工作,重视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推进基层服务管理网格化。完善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七)构建安全发展体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能力,加快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建成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全社会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搬迁工程。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邪教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坚决维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八)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好本建议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各县区要从实际出发,精心编制本县区“十三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增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做到思路对接、规划连接、政策衔接,加强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督查落实,把本次市委全委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全市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相 关 新 闻

·秦安县委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政法城建部门意见(图)·秦安县委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宣教系统意见(图)
·甘肃省政府就“十三五”规划(草案)征求省人大意见·甘谷县委召开“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座谈会(图)
·秦州区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图)·秦安县委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县委部门意见(图)
·秦安县委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两代表一委员”意见·秦安县委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老干部意见(图)
·麦积区及时召开“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会议(图)·武山县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组图)

新 闻 推 荐

王正茂与外国客人商谈对接国际摄影双年展事

·习近平2015涉农关键词:乡愁 生态环保 精准扶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农工作亮点解读
·吕梁市原副市长涉嫌受贿6亿 曾被称吕梁教父
·习近平智慧讲述“中国故事” 让世界读懂中国(图)
·30句话看懂中国城市未来如何发展(图)
·日本对中国海警船装备武器害怕 中方回应
·时隔37年中央缘何重启城市工作会议?
·宁波两名女生晒被子还成了网络红人(图)
·唯品会甩卖飞天茅台 厂商:几乎都是假的
·深圳滑坡幸存者靠掉落零食充饥 敲击石头求救
·剑桥大学举办美臀比赛 一女生全裸出镜夺冠
最 新 图 片
王正茂与外国客人商谈对接国际摄影双年展事 天水市召开全市双联行动和帮扶工作队考核工 天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 降尘防霾 秦州街头出现防雾霾神器——雾炮 《苦乐村官》杀青 孙嘉璐获赞美 张磊难舍天 天水市建设局等部门夜间突查运输渣土车辆(图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资讯
·关于《天水市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中共天水市委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图)
·天水海外游子汪永东随笔:为今天喝彩,为明天加油!
·武山县西梁模式示范项目通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验收
·王正茂与外国客人商谈对接国际摄影双年展事宜(图)
·天水市质监局开展2015年度质监工作考核
·天水市召开全市双联行动和帮扶工作队考核工作会(图)
·天水市房产交易中心学习贯彻市委全委扩大会精神
·省上考核武山县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工作
·天水市安委办考核武山县201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图)
·【聚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平南样本(图)
·天水市民政局考核张家川县2015年度民政工作(图)
·秦安召开双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工作安排会(图)
·麦积区“十二五”畜牧产业发展亮点多(组图)
·【专项整治】清水:乱搭乱建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图)
·王马代 蔡俊杰督查城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图)
·天水市司法局考核甘谷2015年度司法行政工作(图)
·中共甘谷县委召开第十三届第十九次全委会议(图)
·秦安县召开乡镇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三述”大会(图)
·天水市安委会考核麦积区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图)
·成少平督查指导翠湖公园后续设施建设情况(图)
·贾忠慧主持召开甘谷县委第八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
·秦安:清朗网络助力改革发展正能量(图)
·秦州区总工会情暖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图)
 文化历史
·海昏侯墓主棺外棺盖揭开 内棺现站立“神鸟”
·“小雪”到来:农家腌腊肉(图)
·2300年前古墓中现古代桌游:已失传1500年
·一幅画:40年前80元 今晚1.84亿成交(图)
·李叔同作品《半裸女像》亮相 曾消失近百年(图)
·汉代“第一吻”文物走红:双手互执相亲(图)
·致远舰最后十分钟:剧烈爆炸 船员烈火中坚守
·习仲勋夫人齐心抗战往事 专著首次揭秘(图)
·周恩来侄子披露:总理否认下令击落林彪座机
·张震清除“四人帮”势力 邓小平赞其懂拨乱反正
·八路军总部抗战轨迹:危难之际挽狂澜 
·汪东兴的仕途变迁史(组图)
·汪东兴背后的“老人”们:从头到尾看人民日报
·邓小平的“老伙计们”:今年已去世三位(图)
·汪东兴布置抓捕四人帮:有人开枪 就往死里打
 博 客
·丁晓刚迎新年书法展之三
·详茗:色达晨曦
·烟雨阁:柿子图
·烟雨阁:龟凤山的山
·安建华:夕阳驼影
·范宏亚:仙人崖乙未写生
·天水湖上的风情
·记龙园社区合唱团
 播 客

·《走遍中国》天水伏羲记(视频)
·空中的佛阁
·佛陀的世容(视频)
·麦积山石窟壁画
·麦积山往事
·海峡两岸公祭伏羲
·歌曲:《天水蓝》
·《桃花谣》
 娱 乐

·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终审 小鲜肉老熟人都来了
·曝王菲谢霆锋下月大理完婚 网友晒婚礼地点(图)
·熊黛林晒与友人自拍 嘟嘴卖萌红唇妩媚(图)
·春晚终审娄艺潇现身 于谦或搭档蔡明演小品
·那英昔日性感写真曝光 曲线玲珑秀细腰大长腿(图)
·柳岩透视裙性感难挡大秀美腿 获封互联网女神(图)
·“天王嫂”比基尼原片曝光 腰粗臀肥赘肉多(图)
·林志玲红蕾丝裙走秀 与郭采洁上演最萌身高差(图)
·柳岩深V白吊带裙秀性感 甜笑温婉吸睛无数(图)
·刘嘉玲深V裙戴千万珠宝性感 与高层互送贴面吻

 社 会
·宁波两名女生晒被子还成了网络红人(图)
·组图:女子雾霾天在天安门广场拍婚纱照
·揭秘张铁林和“法王”的环保生意:“空气榨水”
·河北永清伤医事件细节公布 4名涉案人员被拘留
·中国旅客大闹泰国航班 要求在机坪吸烟(图)
·巴厘飞北京航班出现故障 氧气面罩全部释放(图)
·成都催乳师培训班现90后男学员 练习靠模具(图)
·网曝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遭实名举报涉受贿
·剁手党、网红入选十大流行语 然并卵落选
·男子碰瓷越野车 叫嚣“你有钱就拿钱砸死我”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