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党外代表人士综合素质
——天水市党外人才专题培训班综述

12月15日至12月20日,天水市党外人才专题培训班在上海市宣传系统人才交流中心复旦培训基地举办。这是我市首次在异地举办的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也是继2012、2013年之后,第三次在上海等发达地区开展针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活动, 目的是通过学习上海等地的新经验、新方法,帮助党外人士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党外人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

市委对这期培训班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锐专门指示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把这期培训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力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与上海市宣传系统人才交流中心复旦培训基地密切配合,认真制定培训方案,严格选调参训学员,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加强学员管理和服务保障,培训班顺利成功举办,培训学习效果显著。

加强行前教育,统一思想认识
根据培训方案,经过各民主党派、统战组织认真推荐,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严格审核,研究确定了参训学员。并加强了赴上海参训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学员普遍认识到,连续三年在发达地区举办针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活动,尤其是这次在年底各项工作进入冲刺总结的关键时候,仍然在上海举办专一的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对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优势作用的支持,对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成才的关心。他们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学习机会, 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力求学的多一些,学得深一些,理解得透一些,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次专题培训班紧紧围绕培养创新思维,拓展党外人士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党外人士的能力和水平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共安排了《浦东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剖析》等专题报告,讲授内容涉及政策解读、 理论阐述、工作实践等多个层面。授课的教师既有上海社会主义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的教授,也有上海浦东新区政协、上海市民建的领导,他们政策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 学术研究具有前瞻性,工作实践富有创造性,学员们通过聆听他们的讲座,学到了很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对于启迪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思维非常有益。

突出培训主题,增强学习效果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促进发展的能力,在专题讲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每次专题报告之后,学员现场与讲授专家开展互动交流、现场提问,由授课专家释疑解惑,取得较好效果。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杨爱珍围绕如何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针对性与参训学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交流,学员们启发很大。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民建副主委、研究员张兆安就欠发达地区如何突出产业主题,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实例分析,引起学员们的强烈共鸣。同时,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开展了现场教学,围绕增强合作共事意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促进科学发展开展了讨论交流。参训的党外人士立足岗位工作,结合所学所思碰撞思想、畅谈思路、提出建议。

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学员大多都具有国家公务员(一些是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和党外代表人士双重身份,拥有行政管理和专业特长双重优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承担着依法履职和参政议政的双重责任。参训学员一致表示,要把这次培训班上的所学所得同对我市统战工作、自己本职工作的所思所想结合起来,善学多思,力争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上海等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寻找破解难题的切入点,找准促进工作的着力点,切实把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自身特殊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力争使自已在今后的工作中,思路更清、方法更活、职责履行得更好、优势和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六天的培训短暂而充实,通过在发达地区上海的学习,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也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履职尽责的思路和方法。培训班结束时,一位学员的发言代表了全体学员的心声:大家将以这次培训为新的起点,珍惜今后每一次学习锻炼机会,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使自己理论上更清醒、信念上更坚定、工作上更出色、品德上能服众,进一步增强自己在党外人士中的代表性,打牢成长进步、胜任工作的基础,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和谐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