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平凉市听取海螺公司负责人介绍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情况)

(参观平凉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
11月29日上午,天水市委书记王锐带领我市党政考察团赴平凉市学习考察项目建设。市领导宋尚有、张明泰、王钧,各县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考察。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景山,市政协主席赵成城,市委副书记王奋彦,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雪峰,市委常委王大睿,副市长杨军陪同考察。
近年来,平凉市抢抓政策利好机遇,按照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思路目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八个转型跨越”,全力实施能源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五个百万”增收等“十大工程”和城区热电联产等“十个过10亿元项目”,全力促进中心城市扩容提质,加快构建“一中心两园区”城市布局,全市经济社会步入了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海螺水泥公司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平凉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天纤棉业二期20万锭棉纱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进展和企业生产情况。海螺水泥公司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是平凉市通过招商引资,由安徽芜湖海螺创业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重点城市公用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于2013年11月开工,目前垃圾处理系统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生产线1条,成为全国第3家、西北地区首个利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示范项目,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万吨,节约标煤1.3万吨、减排CO2 约3万吨,对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凉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平凉市引进的高科技新材料项目,由上海鼎炘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12亩,总投资3.52亿元,于2012年3月开工,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48亿元,建成一期一号车间高温碳纤维隔热材料生产线,该生产线安装有亚洲最大口径的碳化炉和石墨化炉,二号生产车间将安装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连续性一体化碳化(石墨化)装置;二期正在实施的海洋浮力补偿系统材料生产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将为300—3000米深海石油钻采隔水管提供浮力材料。项目整体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实现利税3300万元。天纤棉业棉纱生产线项目是由陕西大唐集团投资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8.5亿元,规划占地680亩。一期10万锭生产线于2009年开工,已建成投产;二期20万锭生产线于2013年4月开工,计划三年建成,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97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技术工艺先进的棉纱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将达到30万锭,年产棉纱4.2万吨,可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2亿元,带动就业3000多人。

(在庆阳市参观甘肃中盛36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展厅)

(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庆阳市天富亿城郊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情况)
结束对平凉市项目建设的学习考察后,当天下午,我市党政考察团又赶赴庆阳市继续学习考察。庆阳市委书记栾克军,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贠建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付振伟,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委秘书长闫晓峰,副市长周继军,市政府秘书长贺建宏陪同考察。
近年来,庆阳市坚持把科学发展、富民兴市作为第一要务,把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引擎,深入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依法治市战略,积极探索富民强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甘肃中盛36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庆阳市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天富亿城郊多元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现场。甘肃中盛36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示范项目位于庆阳市镇原县,由该县籍在外企业家投资建设,规划总投资22亿元,目前已建成一期,完成投资12亿元,是西北地区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该项目通过良种统一繁育、饲料统一配送、技术统一标准,构建了“良种繁育、规模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分割、转化利用、市场销售”全产业链的耦合样板。目前已建成了年加工30万吨的饲料加工线,以8万套种鸡和4800万鸡苗孵化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带动15个乡镇31个村建设40多个养殖小区。达产达标后,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创利税2亿元,安排就业3000多人,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庆阳市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是庆阳市为破解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难题,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建设的总库容88万立方米、水域面积400亩、年复蓄水量174万立方米的南区雨洪集蓄保塬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2.1亿元,人工湖主体工程已达到蓄水要求。该项目能有效收集天然降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减轻塬面水土流失,为西峰石油石化产业园提供水资源保障,解决城市生态建设用水难题,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创出了城市节水综合利用、有效治理生态的新路子。天富亿城郊多元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是由西峰区温泉乡黄官寨村沟畎组失地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下剩土地,采取政府服务、企业投资、群众自愿、资金入股的形式,探索创办的融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城郊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项目占地400亩,规划总投资5.3亿元,完成投资1.48亿元,实现了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科技示范与文化博览、高新技术与观光体验、城郊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共安置就业失地农民1200多人,增加集体收入1500多万元。
在考察中,王锐说,海螺水泥公司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庆阳市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创出了城市垃圾处理和生态综合治理的新路子;甘肃中盛、天纤棉业大规模、产业链条式发展,实力雄厚,带动劳动力就业增收能力强;天富亿城郊多元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高标准、高科技、高投资的建设发展方式,创出了转型发展农业、促进提质增收的新思路;平凉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有效利用了本地资源和高新技术,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王锐希望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平凉和庆阳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富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增强发展压力和紧迫感,精心思考谋划,多方招商引资,提升项目建设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推动全市项目建设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