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高度重视,立即对灾后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做出动员和部署。在地震发生的3小时后,天水市疾控中心第一支卫生防疫队集结完毕待命。
根据赴岷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该中心卫生防疫队跟随天水市预备役部队奔赴前线,在队长熊志军带领下,范涛、金维斌、邓武林、李江红4名专业队员在半小时内赶到天水市预备旅,和天水预备役官兵一道,乘预备役军用卡车奔赴岷县灾区,由于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和塌方,多处的救援道路不通,救援队一路绕行,在最后路段,队员们背着30多公斤重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徒步前进,沿着洮河岸边逆水行进2个多小时,徒步行军5公里,于23日凌晨5时到达岷县维新乡,到达灾区后,队员来不及休整,直接到灾区一线了解当地灾情。
经初步了解,地震造成该乡房屋裂缝约3200余户,严重受损500多户,倒塌81户,最为严重的堡子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12户房屋被埋,2人死亡、13人受伤,卫生防疫体系基本瘫痪。灾民的卫生条件差,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厕所均为临时搭建的旱厕。针对此情况,队长熊志军组织制定了防疫消杀方案,要求将防疫消杀的工作重点放在水源、安置点帐篷、生活垃圾和厕所等。

在为期4天的防疫消杀工作中,卫生防疫队的5位专业人员尽心尽责、有条不紊、坚决服从预备役的命令,根据工作需要,有时大家一起,有时分两组,有时分三组,分头开展工作。
第一.对岷县维新乡施旗村和施旗育苗小学2个灾民安置点每天开展了消杀工作,对安置点的教室、帐篷、垃圾和厕所等场所进行重点消杀,同时了解灾民的饮水和饮食情况以及健康状况,对水源进行监测,并投放漂白精片,确保灾区群众的饮水安全。在每一个安置点上,嘱咐灾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对生活垃圾要统一堆放和消毒处理,对帐篷要定期通风。
第二、在维新乡政府大门前集市区每天设点,开展灾后防疫防病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就如何开展水源消毒,环境消杀,垃圾处理和厕所消毒、常见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开展咨询和解答,对每一位带孩子的家长详细了解孩子的预防接种情况,嘱咐家长要按要求定期给孩子接种疫苗,并向受灾群众发放宣传册。
第三、对天水市预备役救灾官兵宿营地每天开展消杀工作,宿营地设在维新乡中学,每个教室住宿的官兵都在20人以上,且每天都有人感冒,为了保障宿营地卫生,卫生防疫队每天对教室、校内搭建的帐篷、餐车周围、应急车辆、垃圾堆置点和厕所等场所进行消杀,在消杀过程发现,在教室和餐车周围有大量的苍蝇,而用84消毒液无法将其杀灭,为此,防疫队又购置了5瓶灭蝇雾化剂,有针对性的对餐车和教室进行了喷洒。
第四、卫生防疫队赴维新乡卫生院和堡子乡卫生院卫生防疫人员驻点地,调查了解灾后疫情监测报告和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对全乡灾后防疫工作开展进行技术指导,支援卫生院和驻点个人防护装备10套,84消毒液30瓶,漂白精片8000片,手免洗消毒剂2瓶。与卫生院院领导就灾后传染病防控、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具体防控措施等进行交流探讨和安排部署。
第五、帮助官兵搬运救灾物资、搭建帐篷,维新乡中学作为救灾安置点,每天运送来大量的救灾物资,看到卸载物资的人手不够,五位队员主动前去帮忙搬运救灾物资。

在四天紧张的工作中,五位专业人员任劳任怨,虽然吃不好,睡不好,但是大家精神饱满,干劲十足,每次任务下来一个个都争最难的事,抢最苦的活。
队长熊志军是天水市疾控中心的防疫科科长和应急办主任,抗震救灾经验丰富,工作效率很高。在生活上,处处为队员着想,每个队员的健康、吃住和安全都是他每天必须要过问的,记得在7月24日,三位队员由于水土不服,出现腹泻,队长熊志军见此情况,二话不说,赶紧到预备役联系医疗人员,及时把腹泻药送到队员手中。在工作上,处处身先表率,在预备役领命,在执行任务中,每次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他总喜欢说一句话,“我是队长,我先来”,穿着全封闭的防护服,背着50多斤的喷雾器,一干就是半天,等脱下防护服时,外套都被汗液浸湿透了。等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别人都在睡觉时,他还在给领导汇报当天的工作和队员的情况,之后在考虑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队员范涛是计划免疫的专家,曾多次参加抗震救灾活动,工作经验丰富,在队里负责大家的后勤保障,虽然条件很艰苦,他总是想办法改善,由于20多人居住一个教室,教室卫生必须要保持良好,为此,范涛每天主动打扫教室2次。为了能让大家穿上拖鞋,洗洗脚,他多处打听,在想上逢集的一天,他走了3公里多,为每个人买了一双拖鞋,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家人电话得知,7月25日是范涛的生日,在没有生日蛋糕和亲人团聚的灾区教室里,4位队员和范涛一起过了一个特别的、难忘的生日。

队员邓武林是体检科副科长,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每天的咨询点上,他的是最忙的,对每一位群众仔细观察、耐心讲解,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每天都是专门找他咨询,每天回到宿营地后,把当天老百姓的问题进行梳理,对自己拿不准的和队员一起商量,还拿不准的,及时在手机上查询,对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科学的答复。
队员李江红为副科长,硕士研究生,老家是定西的,听说单位组建赴岷县卫生防疫应急队,他第一个报名参加,“老家受灾,自己义不容辞”,他这样讲,作为80后的他,家中孩子还很小,靠媳妇一个人照看,但是他顾不得这些,依然奔赴前线。在岷县,总是抢最苦的累的活干,由于是同乡,方言发挥了他的特长,用定西方言和当地老百姓交流,拉近了老百姓的距离,也让老百姓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灾后的防病知识,回到宿营地,部队统一用盆打饭、统一用餐,每次饭后他总是和金维斌两个为大家洗饭盆,打开水,为大家服务,另外,他还负责每天的工作总结,当别人都躺在床上休息时,他拿出笔和本子,把当天的工作一字一句记录两份,一份交给预备役,一份留给单位。
队员金维斌为最年轻的队员,从事卫生监测多年,熟悉水质监测,饮食卫生工作,在灾区,他主动了解水源污染情况,当地群众的饮食卫生,给老百姓讲解饮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的注意事项,值得一提的,他是一名业余摄影者,每次都是他用手机拍照,再把工作照片及时上传到单位网上,第一时间让大家看到了工作的现场。

四天来,队员们不辞辛苦,尽职尽责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共使用84消毒液40瓶,20000ml,消杀帐篷80顶次,消杀教室40间次,消杀面积共计10万多平方米,监测水源6处,投放漂白精片2000片,使用灭蝇雾化剂5瓶,接待咨询群众400多人,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通过卫生防疫队的有效消杀,维新乡没有出现疫情爆发和传染病的流行,5位队员顺利完成了任务,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