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向大地湾和天水博物馆移交一批珍贵文物
羲皇故里 5630件文物“回归母体”

(工作人员给文物称重。本报记者 王兰芳 摄)
兰州晨报天水讯(记者王兰芳)近日,省文物考古所向大地湾博物馆移交大地湾文物4130件,向天水市博物馆移交大地湾出土文物1500件,此批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等,其中珍贵文物100余件。此批文物回到天水,为以后大地湾出土文物的展览提供了更丰富的藏品基础。据介绍,待文物入账等工作结束完成后,天水市博物馆将于今年6月份举办大地湾文物展览,从中择优选出精美文物进行展示。
大地湾出土文物移交天水
4月6日,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王焕新说,根据省文物局《关于做好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移交及接收工作的通知》,3月12日,天水市博物馆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赶赴兰州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保存的大地湾出土文物进行接收。
据王焕新主任介绍,目前,该馆正给移交来的1500件大地湾出土文物登记上账,对文物重新定名、测量称重,并进行拍照等。王焕新说,此批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入藏天水市博物馆,将较大地增加天水市博物馆藏品数量,填补了博物馆大地湾一期、二期文化藏品的空白。同时为博物馆开展天水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和展览工作创造有利的藏品基础。
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史前考古的重要断代标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1978年至1984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大地湾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陶、石、玉、骨等文物7000余件。2006年,《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正式出版。根据有关规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保留部分研究资料品的基础上,向省博物馆、大地湾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等4家单位移交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

(距今约6000年的大地湾二期文物——奢口瓶)
珍贵文物居多 文物价值高
大地湾文物考古所所长程晓钟说:“此批大地湾出土文物回到大地湾就如同‘回归母体’,这些大地湾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均为大地湾出土文物的杰出代表,也是大地湾文化深厚的积淀浓缩。”
王焕新介绍,在天水市博物馆接收的大地湾文物中,此批文物数量最多的是陶器和骨器,其中珍贵文物有20件,一级文物有5件,数量比较庞大。陶器是大地湾遗址中发现最多的文物,它是大地湾先民们发明陶器的有力证明。这批文物的到来,为文物部门开展天水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此批文物中有一个大地湾二期变体鱼纹彩陶盆,它的特点是体形比较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外,还有精巧的纺轮和尖状的骨锥,这些都是结绳织网不可缺少的工具。
据介绍,文物中有一个纺轮的半成品,该半成品利用的是一个彩陶的残片做成。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当时钻孔技术是比较高超的。从此批文物中数量很多的红陶纺轮来看,当时这种手工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