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四招排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天水市工商局积极采取措施,强化食品市场巡查,及时有效化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隐患风险,共检查经营户3721户次,查处无照经营40户,对未按要求做好食品进货台帐等自律制度的食品经营户,责令限期改正20户,现场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21户次,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0.8万余元。有效的防范了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障了流通环节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一、建立安全隐患分析研判制度。市局依托全市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食品监管岗位人员对各县、分局上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活动,立足工商监管职责,认真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线索进行分析研判。
二、建立隐患排查与治理信息专人负责制度。市局、分局和基层工商所指定专人负责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的内外沟通协调,上报每月排查与治理工作情况,隐患治理落实情况。各辖区工商所所长为本辖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工商所辖区片(段)长为直接责任人。确保排查到人、不留死角、不留后患。
三、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此次排查工作结合全市系统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流通环节食品市场无证照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一是全面排查重点区域。将市场、超市等作为重点区域,重点查处现场制售活动存在的食品“回炉”加工和更改生产日期、“早产”食品等行业性问题和食品添加剂的购买、管理、使用情况;二是着重检查重点食品。对消费者投诉、群众举报较为集中的食品,要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调查处理;对媒体曝光、社会关切的食品,要追根溯源,彻底检查清理。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浓厚氛围。通过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农村等活动,采取设立宣传咨询点、制作宣传图板、发放宣传手册、展示假劣食品,向群众、学生讲授识假辨假常识;利用电子显示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