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伏羲文化论坛在河南淮阳举行
张津梁、周宜兴、岳文海等出席 霍卫平主持开幕式

9月27日,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淮阳县人民政府、淮阳三皇伏羲文化研究会承办的“2012伏羲文化周口·淮阳论坛”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举行,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津梁致开幕词,全国政协原常委、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周宜兴在开幕式上作了《伏羲文化研究的现代意义与思路》的主题发言,周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岳文海致欢迎词,论坛开幕式由天水市副市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霍卫平主持。

2012伏羲文化周口·淮阳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强国与伏羲文化”,本次论坛共有10名专家、学者以伏羲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时代价值,伏羲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等为课题进行了精辟论述,观点新颖、主题鲜明、反响强烈。与会者一致认为,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是从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时代的代表人物,他结网罟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不仅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推动了世界文明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根文化。淮阳是伏羲的建都和长眠之地,对伏羲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甘肃及陇右渭河流域是伏羲时代肇启文明之地,天水作为“羲皇故里”,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两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天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伏羲文化的宣传、研究、开发等工作,伏羲文化的研究队伍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壮大,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已经成为全国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和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

张津梁在讲话时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年来,积极致力于以伏羲文化为本原的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弘扬光大,参与主办甘肃天水公祭伏羲大典和河南淮阳祭祀太昊伏羲活动等,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次论坛在淮阳举行,对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和交流伏羲文化研究成果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具有伏羲文化特色的学科体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主讨论风气和科学研究态度,实事求是地增强对伏羲文化的社会认知程度,逐步形成海内外华人的集体共识,为民族振兴、祖国统一、国家富强、社会和谐服务,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天水市政府副市长霍卫平主持开幕式)
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甘肃省伏羲文化研究会、周口市伏羲文化研究会、淮阳三皇伏羲文化研究会的部分会长、理事,周口市、淮阳县四大组织的领导,来自甘肃、河南等地及中科院、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伏羲文化专家、学者,热爱、关心伏羲文化研究的各界人士及新闻记者300多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幕之前,在淮阳的太昊伏羲陵举办了隆重的公祭伏羲大典。

(周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岳文海致欢迎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