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政府新闻办4月25日下午召开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刘越高主持新闻发布会)
4月25日下午,天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委农工部、市财政局、市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及媒体记者7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发布会。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认真实施“1135”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快趋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了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高于省政府目标责任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8.75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33.05亿元,增长14.8%。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特点:工业经济快速回升,产销形势趋好;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旅游业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运行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问题不断改善。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较好,实现了开门红。但是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仍然偏紧的情况下,不可预测因素较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经济运行中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还不稳固,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外贸形势严峻,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等困难和问题,需要下一阶段认真研究分析,着力加以解决,全力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天水市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介绍
天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凤奇
(2012年4月)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我受市发改委主任宋建平的委托,下面就全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认真实施“1135”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快趋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了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高于省政府目标责任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8.75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33.05亿元,增长14.8%。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特点:
一、工业经济快速回升,产销形势趋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指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大力开拓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45亿元,同比增长17.7%,高于省政府目标责任2.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同比增长19.8%;股份制企业完成7.58亿元,增长13.7%。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21%;重工业完成12.07亿元,增长15.2%。部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17.3%;市属企业完成7.61亿元,增长24%。实现销售产值51.7亿元,同比增长22.5%;产销率93.6%。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10项,一季度完成投资11.96亿元,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我市与央企签约的23个项目加快推进。
二、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良种、农机具、农资补贴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市贮备各类化肥20.19万吨、地膜7798.5吨、农药1000多吨、玉米杂交种244万公斤、马铃薯良种1482.8万公斤,完成顶凌覆膜面积91.15万亩,占计划的101.28%,完成春播面积58.77万亩,占计划的18.37%。种植早春蔬菜34.32万亩,新建菜篮子基地385亩。完成造林20.1万亩,占任务的33.5%,其中生态造林5.8万亩,果树建园14.3万亩。开工建设水利项目30多个,总投资6.3亿元。全市劳务输转47.12万人,完成年任务的74.79%,实现劳务收入17.85亿元,完成年任务的25.14%。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喜人势头。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94亿元,同比增长50.98%,高于省政府目标责任10.98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42.12亿元,增长51.37%,房地产开发投资5.82亿元,增长48.22%。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7亿元,同比下降0.41%;第二产业完成18.68亿元,增长38.01%;第三产业完成26.98亿元,增长69.35%。50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3.52亿元,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6.66亿元。一季度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7项,总投资39.5亿元,拟引资39.5亿元,已实施33项,履约率89.19%,到位资金3.4亿元,资金到位率8.61%。
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旅游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商贸活市战略和“122331”工程,加快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4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1.83亿元,增长33.5%;零售业销售额39.96亿元,增长22.6%;住宿业营业额1.76亿元,增长30.8%;餐饮业营业额10.27亿元,增长32.7%。全市房地产施工面积123.9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3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4380元/平方米。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3%,控制在104%以内。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5万人次,同比增长2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2亿元,增长21.68%。1-2月完成进出口总值3257.5万美元,同比下降5.87%。其中出口2651.9万美元,同比下降4.6%;进口641.6万美元,同比下降10.71%。
五、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运行良好。一季度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13.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5亿元,增长39.51%;地方财政收入9.96亿元,增长18.51%。全市完成财政支出33亿元,同比增长24.26%。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71.02亿元,较年初增长5.3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9.75亿元,增长6.2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4.41亿元,较年初增长8.77%。其中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长6.23%;短期贷款增长13.02%。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问题不断改善。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全民创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603元,同比增长13.16%,高于省政府目标责任0.16个百分点。农民现金收入952.82元,同比增长18.04%。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708人,完成年任务的32.25%;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全市城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9万人、14.9万人、27.6万人、9.9万人、8.9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19787.47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区参保率达到64.28%。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较好,实现了开门红。但是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仍然偏紧的情况下,不可预测因素较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经济运行中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还不稳固,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外贸形势严峻,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等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着力加以解决,全力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