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领导 提高执政能力
奋力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马 世 忠
(2011年10月1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天水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谋划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动员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5?12”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我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主要目标,圆满完成了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进入了天水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第一要务不动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提速发展,天水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星火机床、华天电子、长城电器三大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实施了中材水泥、大唐甘谷电厂、娃哈哈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快,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启动了 “一城两园一集团”建设,新建了威龙集团有机水果、渭河河谷川道设施蔬菜、张家川和清水肉牛养殖等一批产业基地,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商贸金融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扎实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立,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称号,麦积山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市被认定为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在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被评为国家精品旅游城市。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9亿元,比2006年增长71.2 %,年均增长11.4%;大口径财政收入60亿元,是2006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6.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比2006年增长 2.89倍,年均增长3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比2006年增长1.35倍,年均增长18.6%;接待游客83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倍、5.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2元,比2006年净增5417元,年均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3248元,比2006年净增1583元,年均增长14.3%。
五年来,我们按照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紧紧围绕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加强城市建设,实施了伏羲城改造、藉河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天河广场、马跑泉大道、瀛池大桥等一大批城建项目,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五县县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和城乡一体化试点稳步推进,29个镇被列为省、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完工,农村住房条件和公共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争取实施了农村能源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交通道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天水机场开通民航,宝天高速公路、天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乡镇全部实现了通四级以上公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节能减排目标全部实现。
五年来,我们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坚持把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主要任务,编制了全市总体《实施方案》和20个专项方案,加强与关中地区的交通对接、工业协作、旅游联动、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在许多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并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进行,华天电子成功上市。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了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花牛苹果节、蔬菜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节会活动,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我市荣获2010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开展“八项集中整治”活动,每年为群众承诺兴办一批实事,解决了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些民生问题。科技创新工作名列全省前茅,多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两基”工作通过了省级督查评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排了《伏羲颂》、《麦积圣歌》、《邓宝珊将军》等精品剧目,打造了“陇右讲堂”、“相聚天水合唱节”等文化品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我市荣膺全省卫生城市“五连冠”;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体育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平安天水”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双拥共建特色明显,军民融合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青、妇、科协等人民团体为加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三连冠”和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城市标兵、综治良好地区等称号。
五年来,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正在有序进行,“四联四促”和“三进三促三提升”活动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实施干部队伍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干部差额选任、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权两个试点工作受到中央和省委的表扬。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为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创建了一批新的党建示范点。组织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完成了县区和乡镇换届工作。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各位代表、同志们,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天水发展步伐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天水对外形象不断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四大班子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天水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全市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过去五年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和天水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准确把握市情和发展现状,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才能抓住并利用好各种政策机遇,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才能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区域发展竞争能力;只有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争取和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才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为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只有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只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些都是过去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基本经验,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坚持和发扬。
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城市综合功能还不完善,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基础条件差,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同时,有的部门抓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低下,发展软环境不够宽松;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党员干部学习不够、观念陈旧,不能完全适应跨越式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实,政策执行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下功夫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