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 助推天水工业跨越发展
——关于对天水工业与央企合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雷 鸣
2011年5月

年初,甘肃省政府与部分中央企业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和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我市与中国华能集团、中国中材集团、中国西电集团等央企签约了9个工业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64.65亿元。这次成功签约迈出了我市与央企合作的重要一步,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提振了我市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通过近一阶段在国家有关部委挂职,多次到央企调研和认真的思考,我认为天水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全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加强与央企的战略合作,是进一步做强做大天水工业,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认识与央企加强战略合作的重大意义
1、与央企合作是推进我市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去年,省、市相继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主力在工业,没有工业的跨越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从《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主要发展目标来看,在“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五年累计投资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投资总额计划为60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1000亿元。要支撑如此高的发展速度,只有靠项目、靠资金、靠投资来拉动。同时,工业项目的投资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工业项目投资计划能否完成,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我市工业企业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不大,投资项目额度较小,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多,企业自我发展壮大的能力不强。同时,国家项目资金支持数额有限,民营经济实力不强,外资企业来我市投资较少。因此,只有加强与央企的合作,通过引进央企大量的资金优势,才能确保工业项目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促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式科学发展。
2、与央企合作是促进我市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我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主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时迁建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改制,大部分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部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品牌优势。但由于企业规模不大,普遍存在“强而不大”的现象。特别是部分行业受到央企和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冲击,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企业的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央企作为我国工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有着企业规模大、产品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资金雄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等特点。因此,凭借我市工业企业在科技研发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与央企合作,通过引进央企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借助央企在全国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我市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占有率和竞争优势,做强做大工业企业。
3、与央企合作有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主要以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其它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从目前国内外发展形势看,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国内外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领域加紧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因此,我们只有加大与央企合作,通过引进央企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理念,借助央企产业优势,不断拓宽产业领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生物制药等产业迈进,逐步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风力发电、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与央企合作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市工业企业在改制前,大部分为大型国有企业,隶属国家有关部委直接管理,通过近年来的改革改制基本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但仍然存在股权分散、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强与央企的合作,通过采取投资、参股、重组等多种方式,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企业上市融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管理水平和提高公司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与央企合作对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起到引领作用。我市在工业国有资产监管方面,虽然成立了工业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对工业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经营,但仍然存在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对国有资产经营没有很好运转等问题。因此,加强与央企合作,可以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促进我们对工业国有资产进行规范管理和有序经营。

二、切实发挥我市与央企加强战略合作的比较优势
在工业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化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我市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又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1、政策导向优势。天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天水的发展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甘肃省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省。目前,已有好多国家部委、央企、团体组织与甘肃签订了相关协议、出台了支持甘肃发展的《纪要》,从政策、资金、项目和舆论宣传等各个方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所有这些政策措施,无疑对我市经济社会特别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产业转移优势。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先进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国内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我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生产要素成本低,人力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逐步凸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将更加显现。
3、主导产业优势。“十五”以来,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集中力量加快项目建设、多方争取政策扶优扶强,天水工业经济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涌现了星火、华天、长开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研发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较大市场份额的名优产品,培养了一支经过市场竞争考验的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科研开发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电工电器、医药食品、建筑材料、能源化工等一批比较厚实的产业基础,蕴藏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4、交通区位优势。天水居西安至兰州两大省会城市的中点,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甘肃省东进西出的联结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随着宝天高速公路通车、天水机场民用通航,天水-定西、天水-陇南、天水-平凉、天水-十堰等高速公路和天平铁路、宝兰快速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天水将真正成为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大交通综合枢纽,连接甘陕宁川四省的区域中心城市。这种交通基础条件的变化,为我市工业对外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5、资源环境优势。天水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35种,其中金属矿15种,非金属矿20种,这些矿产资源有待我们进一步勘探开发,并将有力支撑天水工业经济的发展。天水紧邻庆阳、平凉等资源性城市,随着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我市依托天平铁路,凭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非常适合发展煤化工、火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天水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植被丰茂,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达30.2%,小陇山、关山、秦岭三大林区林地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为陇上最佳宜居环境城市,这为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天水投资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进一步拓宽我市与央企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领域
在这次与央企的合作中,我市与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西电集团等中央企业及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在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建筑材料、电工电器、风力发电等方面产业领域达成合作协议,这为我市与央企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我们要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和“着眼大发展、建设大园区、狠抓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做强大企业”的工业发展思路,切实加强与央企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衔接,积极寻求合作项目,拓宽合作领域,加快战略合作步伐。
1、在机械制造产业方面。围绕建设机械制造产业基地,依托星火、锻压、风动、海林、岷山、中航天水飞机、中铁天工等优势骨干企业,加快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车集团、中石油集团公司及酒钢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重组,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所突破,重点发展精密加工数控车床、风电发电专用设备、矿用井下救生舱、高性能石油钻杆、高速铁路扣件、大型制管成套设备、大型数控成型冲压设备、大飞机零部件、精密轴承等产品,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产业。
2、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围绕建设天水电子工业城,依托华天、天光、庆华、6913等骨干企业,加快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材集团、陕电集团、上海戎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重组,重点发展新能源芯片、航空航天关键技术装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功率型肖特基二极管、半导体发光器件、LED节能显示与照明等产品,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3、在电工电器产业方面。围绕建设电工电器产业基地,依托长开、213、电传所、西电长城合金、铁路电缆等骨干企业,加强与中国西电集团、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湘电集团等企业合作重组,重点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型中高低压电器、石油钻采控制设备、电气自动化传动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光伏发电、数字电缆、光缆、风力发电专用电缆等产品,做大做强电工电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