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3月11日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将按照“中心辐射、南北突破、内外连通、全面提升”和“规划大交通、建设大通道、构筑大枢纽、发展大物流”的思路,围绕“骨架高速化、主干二级化、支线等级化、网络合理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努力构建以双“井”字型高速公路为主骨架,通县二级公路环道为主干线,通乡三级公路为支线,通村沥青水泥路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网络,努力打造国家级交通运输枢纽中心。
六大目标任务为:
——加快推进主骨架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天水东西向主骨架连霍高速公路全部贯通,完成纵连我市南北的天水至平凉、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建设任务,至“十二五”末建成东西快速、南北畅通的“十”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同时,启动景泰——礼县、静宁——天水、陇县——清水——秦安——甘谷三条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至远期建成二横三纵双“井”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89.1公里。
——加快推进国省道干线公路拥挤路段、县际间公路、断头路和出口路的扩容改造,加快县通二级公路工程建设进度,建成二级公路425.9公里,全市二级公路总里程达到945.1公里,至“十二五”末,基本实现主干线路网二级化。
——加快战备公路建设,实施交通战备公路建设项目5条228公里,总投资14.3亿元,全面提高部队快速通行能力。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将由以建设为主向“巩固、提高、完善”的方向转变,由提供基本出行向提供安全便捷出行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转变,由树状路网向“网络型”路网转变。全市将重点实施县乡公路升等改造和建制村通畅工程项目,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265公里,全市100%的建制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到位,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从优”的目标。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促进运输产业、运输网络、运力装备和运输管理服务全面升级。至“十二五”末,高中级客车所占比重分别上升42%和38%以上。厢式货车、重型货车、特种专业货车的比重达到35以上。全市出租车保有量控制在2000辆以内,万人占有量保持在15-20辆的水平上;95%的行政村开通客班车,城乡客运网络覆盖率达到98%。货运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不断创立品牌,壮大现代物流业。全市客货运输量保持稳步增长,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7%、8.8%、10.8%、11%。
——加快运输站场枢纽建设。全面完成规划建设的城市客运站、物流园区、乡镇汽车站、行政村停靠站等项目,加快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层次分明、互相衔接、功能完备的站场枢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