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 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
——天水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纪实

2010年8月,天水历史上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一页。369万天水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帮助相邻的甘南州舟曲县和陇南市抗洪救灾,继而抗击本市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风雨同舟,谱写同心曲;患难与共,绘就战洪图。我们永远难忘生死关头的搏斗、舍生忘死的救援、倾囊相助的爱心……
风雨同舟 支援舟曲
8月7日23时20分,我省甘南州舟曲县,一场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狂泻而下,掩埋村庄,摧毁城市,截断河流,吞噬了1000多鲜活的生命……
8日下午13时50分,温家宝总理乘坐的专机在天水机场降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强在机场迎候。一心牵挂灾区灾情的温总理一下飞机,就向陆浩询问灾区最新救灾进展情况,他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想方设法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在天水机场做了短暂停留后,温总理换乘直升机前往舟曲县察看灾情,指导救灾,陆浩一同前往。当天下午16时,回良玉副总理乘坐的专机到达天水机场,市领导张景辉、李文卿、蒋晓强在机场迎接。回良玉做了短暂停留后,也乘直升机前往舟曲县。
在温总理离开天水赶赴灾区后不久,张景辉、李文卿立即电话安排市民政局尽快组织车辆,装运1000顶救灾帐篷,决定由市交通局组织救援车辆和抢险机械设备、公安消防支队组成抢险救灾队赶赴灾区,张景辉、李文卿等市领导为抢险救灾队员送行。当晚深夜,市领导又决定,向舟曲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同时向各单位发出捐款倡议。
8月9日,天水机场空中支援舟曲的航线全部开通。救援飞机在“首都——天水——舟曲”之间往返。为确保天水——舟曲这条救灾通道的畅通,张景辉、李文卿当天一大早就带领相关人员在天水机场现场协调指挥。上午8时30分,民政部等20多个国家部委的领导专家在天水机场搭乘兰空直升机飞赴舟曲,到达灾区上空后由于天气原因无法降落,只能原路返回。得知此消息后,我市迅速从市直部门抽调了9辆车况性能良好的越野车,并为每个人准备了食品、饮用水和泥靴,于9时50分将这些领导专家从陆路送抵灾区。

随后,张景辉、李文卿干脆坐在机场塔台下等待消息和指示。当天下午4时,兰空方面通知我市准备接待舟曲伤员,两位市领导便立即安排抢救工作。
舟曲灾情发生后,根据省委、省政府紧急指示,我市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全力做好人员和救灾物资中转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赶赴灾区,首批捐款100万元、1000顶帐篷和5000套救灾睡袋,采购饮用水、食品、药品及价值13.2万元的大蒜等救灾物资及一批机械设备迅速抵达灾区,并组建了由18名供电职工、25名交警和32名消防官兵组成的抢险救援队,抽调22台工程机械、抢险救援车和应急电源移动车,抵达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同时还抽调25名驾驶员组成第一运输梯队,随时承担救灾物资的运送任务。
天水交警支队派出由副支队长带队、25名骨干民警和5辆警车组成的抢险救灾队,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指定的省道313线,在距舟曲县城5公里处的瓶颈路段,开展24小时疏导保畅勤务工作,保障救灾车辆顺利进入灾区现场。
8月8日上午,天水供电公司接到省电力公司命令后,立即组建电力抢险救灾队伍,当天上午11时许,首批由18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及一台应急电源移动车急奔舟曲灾区。
8月16日中午,天水市水务局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县城打出的第一眼水井正式向灾区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供水。为了尽快解决灾区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饮用水困难的问题,8月9日,市水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支援舟曲的统一部署,立即组成9人专业打井突击队。经过突击队连续90多个小时的奋战,8月15日,在灾区的第一眼水井顺利出水,有关部门对水质检验合格后,8月16日中午开始向县城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正式供水。

8月9日晚8时,来自舟曲灾区的36名伤员和14名医护人员搭乘兰州空军4架直升机飞抵天水后,分送市第一、二人民医院抢救治疗。当晚,市领导张景辉、李文卿、郭奇若、蒋晓强和市长助理安永看望慰问了伤员,安慰伤员安心养伤,并要求医院抽调骨干力量,全力救治伤员,妥善安排好陪护家属的食宿,确保灾区伤员在我市得到良好的救治。治疗期间,市领导张应华、杨继军到医院看望伤员。

8月9日至12日,天水消防支队的32名官兵冲锋在救援一线,战斗在废墟瓦砾,奋力搜救舟曲被困人员、清理堵塞河道,很多战士受了伤,但他们每个人都咬紧牙关、连续作战,共从废墟中刨出9具遇难者遗体,挖出现金物资价值180余万元。
15日上午,武山县筹集了价值10万多元的辣椒、茄子、洋葱、豆角、土豆、番瓜等新鲜蔬菜12吨,带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紧急送往舟曲。
与此同时,市四大组织领导及天水军分区首长机关积极捐款,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市领导和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纷纷捐款献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50元、100元、300元、400元、1000元,点滴暖流汇成爱的海洋,华天集团捐款58.7万元,天水星火捐款60万元,风动机械公司捐款和捐献产品价值共计70.1万元,兰天控股公司募集善款64万多元,天水昊峰集团向灾区捐款103万元……

唇齿相依帮助成县
8月12日零时,陇南市成县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桥梁断裂,道路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毁,灾区人民群众陷入风雨飘摇之中。13日下午,省卫生厅紧急通知:迅速组织医疗队赶赴陇南成县灾区参加医疗救援工作!
兵贵神速,我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大夫来了,市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来了,四0七医院的护士来了,出差回来刚刚下火车的市卫生局副局长范多智也紧急赶来了。短短3个小时,一支由25名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卫生救援队整装完毕,人员、药品、车辆全部到位。21时左右,我市医疗卫生救援队由范多智带队,从天水出发,绕道礼县,疾驰近4个小时,于14日凌晨1点到达成县县城。
8月15日上午,驻军某旅政治部副主任陈秉爵受命带领51名官兵,给成县黄渚镇冤王沟128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运送方便面和矿泉水等生活用品,当他们听到冤王沟村村委会主任孙慧慧求救后,陈秉爵果断决定改变行动计划,不送食物进沟,把人转移到安置点统一居住。官兵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冤王沟128名群众全部被官兵转移到安置点。
驻市68202部队第一时间调派300多名官兵赶赴成县黄渚镇执行抗洪救灾任务,先后共疏散灾区群众1230人、解救被困群众38人,抢通道路4处,卸载、搬运救灾物资140余吨等,并受到回良玉副总理的接见勉励。
驻市96363部队主动请缨,及时组织医疗小分队赶赴灾区开展伤员救治、防疫消杀等工作。这支医疗小分队曾多次参加急、难、险、重任务,包括玉树地震。成县发生灾情后,医疗分队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支进驻成县黄渚镇的医疗小分队,于8月13日上午徒步到达黄渚后立即展开救护工作救治伤员;第一支运送伤员至灾区外的医疗队,14日上午,野战急救车运送第一批6名重伤员至成县;第一个展开野战救护所的医疗队,对灾区伤员进行病情处理;第一个对灾区进行大面积、全方位消毒、杀菌、灭蚊蝇的医疗队。

迎击洪魔鏖战秦州
人们还在为舟曲灾情揪心,但天水本身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
8月11日下午,秦安县清水河流域陇城等4乡镇发生严重洪涝灾害,24村3201户16157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76.4万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中西部地区同时也遭受罕见的强降雨袭击,胡川乡等六乡镇15村462户、2223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887亩,87户民房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94.86万元。8月11日至12日,清水县境内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方发生雷电暴雨天气,远门等4乡镇2745户、12350人遭受重灾,造成经济损失601.2万元。8月12日凌晨,麦积区党川、甘泉、麦积三乡镇遭受强降雨袭击,三乡镇降雨量累计分别达到84.5毫米、104.8毫米和162.2毫米。暴雨致使当地河堤部分区段损坏,桥涵道路损毁,农作物大面积被淹,造成22村166户777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036万元。
更大的灾难突然降临。8月12日凌晨2时多,秦州区局地突降暴雨,两个小时内,当地降雨达到了160多毫米。暴雨引发南峪河上游塌方和河水猛涨,顺流而下的树枝、秸秆等杂物在柳林村小学附近堵塞河道,致使洪水改道涌向村庄西头,依河而居的50多户村民受灾,有的家中进水,有的人家洪水漫过炕头,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住在柳林村东头的村支书杨建国接到村民的求救电话后,一头冲进了雨雾里。等他跑到村西头,村主任赵占荣也已经到了这里。这时,村里已经停电,漆黑的夜里,只感到齐腰的泥水冲击而来,轰鸣作响的洪水肆虐着……看着惊慌失措的村民,村支书杨建国安慰大家说:“不要慌,抢救人是第一位的。”听到这句话,村民们的情绪稳定了下来。村里的年轻人付田福、张万虎、冯虎平、刘继祖、许杰等,立刻行动起来,与村干部一起,紧急疏散受灾群众。
优秀共产党员娘娘坝镇党委书记梁永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肆虐的洪水中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面不倒的大旗,他身先士卒,组织安置村民、疏通河道、抢救村民财物,为把群众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做出了积极贡献。长河村村支书王生慧感慨地说:“梁书记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课,他的行动让我们明白,在灾难面前只要大家齐动手、一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8月12日凌晨3时,强降雨引发南峪河途经的柳林、沟门、李子、杜家庄、长河、钱家坝6个自然村遭受洪水袭击。在这次洪涝灾害中,秦州区娘娘坝镇柳林、杜家庄等6个村受灾严重。仅仅两个小时降雨量就达165毫米,致使该镇6009户居民院落、房屋全部进水,167人被困,死亡2人,重伤4人,失踪8人,桥涵冲断,道路被毁,通信中断,民房倒塌,人畜伤亡严重。
早晨5时,天水市消防支队迅速调集官兵向50公里外的娘娘坝进发。6时,消防官兵抵达救灾现场后,全力展开救援,官兵在解救被困群众的同时,在洪水中帮助村民转移粮食和重要物品。
就在消防官兵和村民奋力抢险时,一支车队开进了柳林村,车上跳下的官兵一路飞奔冲进救灾一线,这是天水预备役旅在旅长李军和政委万顺成的带领下赶来救援。这支由旅机关现役军人95人,秦州区太京镇、牡丹镇、林业局等乡镇部门的预备役民兵120名,并装备着三台大型工程机械的生力军加入,现场士气顿时大振,成为第一支成规模进入受灾区域的抢险队伍。
12日10时30分,暴雨持续,洪水漫过柳林村道路,大部分村民房舍被洪水包围。在现场指挥的预备役旅旅长李军、政委万顺成带领突击队员直插柳林村险段,组织官兵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排除围堰险情,装填沙袋,构筑防洪堤坝。
就在此时,救援人员获悉距柳林村约17公里的杜家庄村也遭受洪灾,部分群众被困。按照抗洪抢险指挥部统一部署,部队官兵和天水市政府机关人员组成搜救小分队,向大山深处的杜家庄村进发。搜救队员在桥梁冲毁的情况下,用铲车冒险强渡,冒着碎石随时滚落的危险,趟着齐腰深的淤泥,将30名被困群众安置到村小学,用担架、人背的办法解救出两名重伤员和一名轻伤员。
14时,又传来消息:李子园金矿尾矿堤坝即将溃塌,威胁下游数个村庄、几百户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天水军分区接到命令后,迅速启动抗洪抢险应急预案,组织分区机关干部战士54人,带领秦州区民兵应急分队63人,冒雨赶往受灾最严重的秦州区娘娘坝镇组织抗洪抢险。13日早上,天水军分区组织数百名官兵投入战斗,铲土、清淤、筑堤。14日,军分区参谋长杨巨伟告诉记者,三天共投入1100人,主要是堵塞决口,清理河道,抢修道路,转运灾民物资。
在娘娘坝镇,天水军分区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趟着齐膝深的水,一边紧急组织群众转移,一边加固河堤。在官兵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奋战一天来,共转移群众335人,疏通河道1200余米、加固河堤150余米。
早在8月11日晚和12日晨,秦州区水务局书记王小鹏和局长刘文书就赶往灾区察看灾情,向上级汇报。12日晨6时30分,组织水管站的6个抢修组到受灾村抢修供水工程。区防汛办向灾区调拨了8万多条编织袋和一批抢险物资,区防汛指挥部调运抢险车辆、大型机械80辆开赴灾区,昼夜疏浚河道、堵塞决口。12日晨,水务局再次派出45名技术骨干组成供水抢修分队,分赴柳林、李子、沟门3个行政村和6个自然村抢险救灾。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分队第三小组7名队员经过6个多小时步行36公里赶到受灾村……在娘娘坝镇洪灾发生后,秦州区交通运输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王九成以最快速度赶赴受灾现场。在望天村,面对迅猛而来的洪水,他紧急调用上李公路项目部装载机等大型机械,率先冲到洪水中,和其他抢险队员一起,将受困群众扶上机铲,及时将208名受困群众全部运送至安全地带。
天水供电公司从13日起,组织500多人的电力抢险队伍奔赴全市救灾一线,市疫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赴陇南和秦州区开展防疫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