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开幕,陕、甘两省专家指出:
天水进入最好发展时期

7月8日,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在兰开幕。该论坛也是第十六届兰洽会上的一项重要活动,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司、陕西省发改委派员专程来兰出席论坛。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西咸新区办公室主任李忙全,天水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在论坛上分别就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情况发了言。西安市发改委、西安市杨凌区、宝鸡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论坛。
陕西、甘肃两省的知名专家——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安石油大学教授曾昭宁,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政经教研室副主任刘进军,兰州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蔡文浩,西北师范大学地环院院长、教授石培基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专家们指出,天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次核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将使天水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关中—天水 做强三大产业 搞好三大建设
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天水市要切实做强三大产业,搞好三大建设。
一是做强装备制造业。以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企业优化重组和战略转型,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加快星火机械、华天电子、长城电器三大产业园建设。
二是做强特色优势农业。围绕“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畜牧、果品、蔬菜三大主导产业。
三是壮大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天水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交流,加快资源整合,主动融入关中旅游产业圈,把天水建成国家重点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
四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加强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和扩大对内外开发奠定基础。
五是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把天水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把天水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六是抓好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别,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国家发改委西部司综合处处长 于合军
发挥地区优势 做大特色产业
于合军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立了“一高地四基地”的战略定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确立了到2020年要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要重点抓好“两头”。一头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战略制造点。另一头,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经济区在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信息化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同时,要依托各市区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能力。
关于天水市发展, 于合军认为,当前,天水市发展面临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面临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面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政策扶持和10年西部大开发积淀,应该说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构建“东翼” 走“1135”战略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文卿
天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天水市提出了“1135”区域发展战略,即:建设“一圣地”(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一枢纽”(区域综合运输交通枢纽)、“三基地”(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打造“五品牌”(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努力把天水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西段重要的增长极。
■专家观点

联合打造“军民融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曾昭宁:长期以来,我国西部装备制造业的定位是以军事装备为特色的。而宝鸡、咸阳、天水的军工实力也同样雄厚。关中、天水地区应联合打造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如果我们把这面旗帜树起来,就能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军民融合型装备制造业的项目、企业来此落户。

彰显关天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张宝通:关中、天水地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主要传承地。我国传说最早的人文始祖华胥氏在西安蓝田;其后的女娲在临潼,伏羲在天水,再后的炎帝出生和活动在宝鸡,黄帝出生在天水清水,其铸鼎在西安阎良的荆山,死后埋葬在黄陵桥山;接着尧、舜、禹活动在关中东部,古华族生活在华县,华山是其神山。应当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更好地展现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把天水建成最适合创业的生态型城市
石培基:渭河是关中-天水经济区人民共同的母亲河。陕、甘两省应协同整治渭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渭河流域的森林和水源地,建设秦岭、关山等生态屏障。可以先行试点,把天水、宝鸡建成最适合创业和居住的山水生态型城市。

天水要以更高的姿态融入关天经济区
刘进军:关中和天水在自然条件、区位地理、历史文化禀赋、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许多同质性和互补性。天水现在的身份,既不同于兰州,也有别于河西的城市,而是作为“国家队”的面孔出现。作为关天经济区中的次核心,天水绝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以更高的姿态主动融入、积极对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抱团发展。

甘肃应选择先对内后对外的开放路径
蔡文浩:分析我省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甘肃应选择先对内后对外的开放路径。之所以选择先内后外的开放路径,是因为这种路径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相吻合,与甘肃省的历史和现状相吻合,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构建。

考虑降低或取消宝鸡天水间高速收费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 李忙全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七市一区也不同程度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下一步在编制各地市总体规划时,一定要把产业布局的优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对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有一个准确的内涵界定,不能只追求概念的时尚,“换汤不换药”,而忽略了现有的经济基础。二是对现有的主导产业进行细分,比如宝鸡市和天水市的装备制造业有优势,重点可以放在机床工具和电子设备制造上,两市可以协作配套,形成上下游互补的产业链。三是要大力扶持区域产业的龙头企业。
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调整城市规划布局,从城市规划角度推进关中天水的一体化。要积极打造两地融合的发展平台,规划建设西安至天水的城际专列,可考虑先在宝鸡、天水统一通讯区号,降低或取消两地间高速收费,逐步实现交通同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