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林治波(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
【主要观点】国家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比较稳定的国内环境给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十年前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西部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为西部省份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开始步入经济复苏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上升周期,经济活跃度明显提升。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发展日渐成熟、饱和的情况下,各路投资者的目光逐步西移。在这个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使甘肃的发展有了科学清晰的大思路。去年底,中央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全国唯一的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放在甘肃,从而为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劲动力。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甘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并在许多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以上这些,都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大利好,可以断定,甘肃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正进入发展的加速期,甘肃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是,相比关中六市一区,天水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速度较慢,要实现《规划》的各项目标,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努力的重点,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二是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三是要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四是要警惕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五是积极谋划关中-天水的对接,推动两地一体化。
【现场互动】现场嘉宾: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是必然导致社会问题高频率发生?比如生态问题。
林治波:经济发展是手段,社会发展是目的。我们过分重视手段的时候,手段就变成目的了。强调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便产生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经济发展成了目的。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从甘肃来讲,有三个点很重要,一个是民生,一个是生态,一个是精神文明。生态问题要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来解决。精神文明方面,甘肃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倡导现代的文明规范,要有现代文明的关键,树立现代的文明意识。民生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核心,经济发展一定要把民生结合起来。
【媒体点评】杨森(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记者):甘肃长期发展滞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人才。不仅新的人才吸引不来,原有的存量人才也不断流失,“孔雀东南飞”也成了多年的沉重话题。天水崛起要靠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崛起要靠技术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人才。

加快机床产业发展 促进关中经济区建设
李维谦(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观点】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在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功能和规模中,天水市要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数控机床。重点发展数控精密机床、加工中心、螺杆式空压机研制开发,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加快实施宝鸡秦川、天水星火数控机床等项目。把天水市机械制造等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规划中同时提出加快实施天水星火数控机床项目。
关中与天水企业比较,关中集团化进程较早,主要进行了纵向兼并收购活动,地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区域经济增长发展迅速。天水企业集团化进程较快,主要进行了混合型兼并收购活动,地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后期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从天水地区机床工具重点企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来看,天水地区企业所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比重从1998年的11%增长到2009年的20%,天水地区占关中-天水经济区总量呈逐渐增长态势。
天水机床企业在关中—天水经济区机床行业趋势:国家对于行业缺乏限制性准入制度,故行业的“跟风”现象较为突出,企业产品渗透日趋激烈,无序竞争加剧。机床行业下游产业如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外贸出口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很难恢复,国家应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方式支持企业进行产品研发。
【现场互动】飞天网友留言:历史机遇不可错过,要抓住机遇,持之以恒,像天水星火机床那样做大做强。只有这样,天水才能跟关中—天水经济区其他几个城市发展步伐保持一致。
【媒体点评】连振祥(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大关中要发展,最终还得围绕自己的科技和人才做文章。上世纪90年代,星火机床负债累累,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当时走马上任的新厂长李维谦提出,要汇集人才搞自主创新,凭新技术、新产品杀出一条血路来。那时没有人才愿意来这个穷企业,厂里就自主培养人才,选送自己的骨干参加国内知名院校的培训,并送往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进修学习。几年过去了,如今星火机床先后控股法国索玛公司,参股德国亨利安公司,成为甘肃机械制造业中唯一的跨国并购企业。事实告诉我们,科技创新和人才力量是这个经济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